科普视窗丨关于疫苗的13个小知识

关于疫苗的十三个小知识

你需要知道

01

什么是疫苗?

答:疫苗是将病原微生物(如细菌、立克次体、病毒等)及其代谢产物,经过人工减毒、灭活或利用基因工程等方法制成的用于预防传染病的自动免疫制剂。《疫苗管理法》明确,疫苗是指为预防、控制疾病的发生、流行,用于人体免疫接种的预防性生物制品,包括免疫规划疫苗和非免疫规划疫苗。

02

为什么世界卫生组织(WHO)提倡给儿童接种疫苗?

答:实施全球免疫战略是为了保证儿童健康成长,降低儿童的患病死亡率。世界卫生组织提倡为儿童常规接种疫苗,实施全球免疫战略,这样每年可避免万~万的儿童因为感染性疾病而死亡。如果全球疫苗接种的覆盖面得到改进,还可以进一步避免万左右的儿童因病死亡。同时,世界卫生组织还提倡扩大免疫接种疫苗的种类,使用新疫苗,进一步降低儿童死亡率。

03

什么是免疫规划疫苗、非免疫规划疫苗?

答:免疫规划疫苗是指政府免费向公民提供,公民应当依照政府的规定受种的疫苗,包括国家免疫规划确定的疫苗,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在执行国家免疫规划时增加的疫苗,以及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或者其卫生主管部门组织的应急接种或者群体性预防接种所使用的疫苗。包括乙肝疫苗、卡介苗、脊髓灰质炎(脊灰)疫苗、百白破联合疫苗、麻风疫苗、麻腮风疫苗、甲肝疫苗、脑膜炎球菌多糖疫苗、乙脑疫苗等。

非免疫规划疫苗是指由公民自费并且自愿受种的其他疫苗。如水痘疫苗、流感疫苗、b型流感嗜血杆菌结合疫苗、肺炎球菌疫苗、轮状病毒疫苗、伤寒Vi多糖疫苗、细菌性痢疾疫苗等。

04

如何选择非免疫规划疫苗?

答:家长在选择接种非免疫规划疫苗时,可以根据感染疾病的风险、家庭经济承受能力、孩子的身体情况等做出决定。家长在选择前,还应了解各种疫苗的特性、适应症及禁忌症。通俗来讲,多接种一种疫苗就可以多预防一种及以上疾病,所以条件允许应尽可能多地选择接种疫苗。

05

疫苗由哪些成分组成?

答:主要成分:用于诱导人体产生相应抗体的抗原,也就是各种减毒或灭活的病毒、细菌、类毒素等,如卡介苗中的减毒牛型结核杆菌等。

其他成分:将疫苗稀释到合适浓度的盐水或蒸馏水;增强疫苗免疫力的化学佐剂,通常是氢氧化铝等各种含铝盐;保证疫苗在不同条件和温度下安全性和有效性的明胶、山梨醇等稳定剂;防止细菌生长的防腐剂;在疫苗制造过程中使用制剂的残余,如用于杀灭病毒的福尔马林、杀灭细菌的抗生素等。

每种疫苗所含的成分以说明书为准,这些成分均经过检测认可,家长不必担心其安全性及危害性。

06

什么是减毒活疫苗?

答:指通过特殊工艺将病原微生物(如细菌、立克次体、病毒等)毒力降低不能使人致病,然而又保留其刺激人体产生免疫应答能力,经培养繁殖或接种于细胞、组织等生长繁殖后制成的疫苗。人体接种后,能刺激机体产生特异性免疫,起到长时期的保护作用。包括卡介苗、脊灰减毒活疫苗、麻疹减毒活疫苗、风疹减毒活疫苗、腮腺炎减毒活疫苗、乙型脑炎(乙脑)减毒活疫苗、水痘减毒活疫苗、甲肝减毒活疫苗、轮状病毒减毒活疫苗等。

减毒活疫苗优点是产生的免疫力强,作用时间长,接种次数少。缺点是对一些免疫缺陷者可能诱发疾病;可能出现“毒力返祖”现象;可能造成环境污染而引发交叉感染等。

07

什么是灭活疫苗?

答:指采用物理或化学的方法,使病原微生物失去活性,但仍保留其免疫原性而制成的疫苗,或裂解后提取主要抗原成分制成的疫苗。包括:乙脑灭活疫苗、甲肝灭活疫苗、百日咳疫苗、流感病毒裂解疫苗等。与减毒活疫苗相比,灭活疫苗更安全稳定,免疫功能缺陷的儿童可以选择;但需要多次接种,需要的抗原量多,往往成本较高。

08

什么是基因重组疫苗?

答:基因重组疫苗是应用基因工程技术制成的疫苗,如把编码HBsAg基因插入酵母菌基因组,制成基因重组乙肝疫苗。

09

疫苗接种前的注意事项有哪些?

答:要带好证件。每当给宝宝接种疫苗时,家长都需要带上《儿童预防接种证》。不要折叠、损坏,以便接种门诊打印或登记接种信息,这不仅是宝宝接种疫苗的身份证明,还是以后为宝宝办理入托、入学时需要查验的证件。

给宝宝洗澡。在接种前一天,最好给宝宝洗澡。接种当天,要给宝宝穿清洁宽松、便于穿脱的棉质衣服,便于医生施种。

接种前和医生好好谈谈,先倾听医生的告知,然后告诉医生宝宝的健康状况,让医生准确地判断宝宝是否存在接种禁忌,以便保护好宝宝的安全,防止宝宝对某种物质过敏或误打疫苗。

10

接种时、接种后有哪些注意事项?

答:调整好抱宝宝的姿势很重要,由于接种台朝向设计不一,因此家长应根据医生接种台的方向,调整抱宝宝的姿势,确保抱稳且让医生顺手。接种疫苗后需留观30分钟,无不适再离开。

接种后让宝宝适当休息,多喝水,注意保暖,清淡饮食,防止触发其他疾病。接种疫苗后当天不要洗澡,但要保证接种部位的清洁,防止局部感染。

如果接种疫苗后宝宝出现恶寒、发热、抽搐、呼吸困难和其他不适时,需及时请医生诊治。

11

接种流行性感冒(流感)疫苗有哪些注意事项?

答:目前在我国使用的流感疫苗有3种:全病毒灭活疫苗、裂解疫苗和亚单位疫苗。每年的疫苗成分由世界卫生组织推荐,一般均含有甲1亚型、甲3亚型和乙型3种流感灭活病毒或抗原。建议每年接种1剂次。成人及3岁以上儿童接种1剂次;6个月~35月龄儿童接种2剂次。已知对疫苗的一个或多个成分(包括疫苗的活性成分和辅料)过敏者,特别是对鸡蛋蛋白超敏者;以及患有高热性疾病或急性感染者,不能接种流感疫苗。接种流感疫苗后注射部位可有短暂的轻微疼痛、红肿;接种后可能发生低热、不适。一般只需要对症处理。

12

肺炎球菌疫苗预防什么疾病?

答:肺炎球菌疫苗预防肺炎球菌引起的肺炎等侵袭性疾病。肺炎球菌可引起肺炎、中耳炎等疾病,易感人群主要为2岁以下的儿童及老年人。患者感染后可出现发热、咳嗽等上呼吸道感染症状,严重者可出现胸痛、呼吸困难。体弱或抵抗力低的人还可并发中毒性肺炎、败血症及细菌性脑炎等。世界卫生组织将儿童肺炎球菌性疾病列为“需极高度优先”使用疫苗预防的疾病。

13

什么是疫苗信息化追溯体系?

答:《疫苗管理法》明确指出,国家实行疫苗全程电子追溯制度。国务院药品监督管理部门会同国务院卫生健康主管部门制定统一的疫苗追溯标准和规范,建立全国疫苗电子追溯协同平台,整合疫苗生产、流通和预防接种全过程追溯信息,实现疫苗可追溯。

疫苗上市许可持有人应当建立疫苗电子追溯系统,与全国疫苗电子追溯协同平台相衔接,实现生产、流通和预防接种全过程最小包装单位疫苗可追溯、可核查。

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接种单位应当依法如实记录疫苗流通、预防接种等情况,并按照规定向全国疫苗电子追溯协同平台提供追溯信息。

来源:浙江药闻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iockb.com/wadzz/1550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