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索道 > 索道介绍 > 美文心阅盘山之行西部文明播报 >
美文心阅盘山之行西部文明播报
盘山之行
美文心阅
七月,有幸参加拓展训练盘山行,体验自然山水、人文景观、团队协作带来的知性和快乐。早晨,伴随着淅淅沥沥的小雨,行走在平坦的高速路上,看着路两旁的青纱帐,我们仿佛是坐在一叶小舟,航行在绿色海洋上,思绪随之飘向远方。
大约2个多小时左右,来到盘山景区,首先映入眼帘的是绵绵起伏的大山,山上郁郁葱葱的植被,红红绿绿的果实点缀当中,生机勃勃,爽人眼目。
盘山古名盘龙山、四正山、无终山。因它蜿蜒盘踞,“形无定向势如龙”,故名盘龙山。因它一峰独起,独立无依,蜂窝莲瓣,四面如一,故名四正山。因它位于古无终国,故名无终山。
三国魏时它还叫无终山。曹操《表论田畴》说:“田畴率宗族入无终山中”。因为魏国田畴隐居无终山,曾为曹操征服乌桓当过向导,但又拒绝曹操所封官爵,一直隐居山中,所以后人为了纪念田畴,把无终山改叫田盘山,意思是田畴曾经在山中盘桓。省略叫法为“盘山”。
盘山素以“京东第一山”著称于世,有五峰”、八石”三盘”之胜迹。主峰挂月峰,海拔.4米,前拥紫盖峰,后依自来峰,东连九华峰,西傍舞剑峰。同时它尤以上盘松胜,中盘石胜,下盘水胜而著称,合称三盘胜境”,并素有步步有景,景景有典”的盛誉。
上午10点到达盘山脚下,下车后,培训机构的教练开始组织大家集合,开始上午的拓展训练活动,同事们积极踊跃地投身到活动当中,现场气氛热烈、和谐,欢呼声、呐喊声不绝于耳。比赛中各队为了集体荣誉团结一致,顽强拼搏,奋勇争先,充满了斗志与激情。一晃就到了中午。
在盘山饭店吃过午饭后,大家开始了正式盘山之旅。这时天公作美,淅淅沥沥的小雨下起,大家身披雨衣集合在操场上,单位领导送来壮行酒,喝完壮行酒后,教练一声令下,出发。
进入景区,眼前古建筑和仿古建筑,门楣上写着“田盘奇观”,进去后是个景点“三盘暮雨”。沿着山路上走,步入山门,到入胜景点,壁壁题刻便迎面而至。入胜为荣禄手书。荣禄,清朝末年军机大臣兼直隶总督。入胜,寓意已进入佛教净地。它源于古诗山色葱茏入胜境,空谷低回溪流声。
这时淅淅沥沥的小雨还是下着,打湿了脸,汗水雨水直流,感觉还是蛮舒服的,走累了还可以在石头上坐着歇会。沿着石阶前行,两边峰石,高低参差,其千姿百态鬼斧神工。山间的清泉涓涓流淌不息。
沿着石阶步入寺门,首先看到的就是江山一览阁,这五个字也是乾隆皇帝所题。穿过曲廊,来到了一个高坝台上,迎面仰卧的巨石上,刻着幽静”两个字。在大殿的东侧还有一块乾隆御制碑,上面是他亲笔所题的《游盘山记》和咏盘山的诗作。
这时来到万松寺,原名李靖庵,因唐初名将李靖曾在此居住而得名。清初诗人巡抚副都御史宋荦认为前贤不宜斥呼其名,改称卫公庵。
万松寺青山绿水,萝月松风,庙貌之威赫,佛像之庄严,居然畿东一梵刹也。普照禅师住持于此,念四字佛,导人为善。寺东有普照禅师塔及普照禅师墓,塔前有二通碑,记载着万松寺的历史环境。清康熙四十三年(公元年)春,康熙皇帝驾复巡幸,恩赐敕改万松寺。
接下来就是一段”塔林”。盘山塔林,位于万松寺南侧,由九十九座历代高僧的墓塔组成。石塔呈方形、六角形或覆钵状,有檐的,无檐的,实心的,空心的,均为花岗岩雕凿,极为罕见。主塔普照禅师塔、太平禅师塔,为砖体结构,砖上浮雕图案清晰生动。
最后一站就是瞻仰定光佛舍利塔。在挂月峰顶,因智源禅师曾藏佛舍利60颗、佛牙一具于塔内而得名。塔为唐睿宗延和元年(),智源禅师所建。辽、明、清各代重修。塔呈八角,三层砖筑,由台基、须弥座、塔身、相轮和塔刹构成,年重修。
古佛舍利塔在天成寺西侧,是盘山古塔中规模最大的一座,八角十三层,通高22.63米,塔身淡黄色。塔身正面有门,内置佛龛,侧面有浮雕花窗。出檐为仿木砖雕斗拱,角上出密檐,挂有个铜铎,沟纹大砖砌筑。
盘山之美,不仅在于自然,更是在于文化。盘山历史上曾建有72座寺庙和众多玲珑宝塔,一座皇家园林——“静寄山庄”,以“东五台山”著称佛界。
她是自然山水与名胜古迹并著、佛家寺院与皇家园林共称的胜地。清乾隆皇帝曾32次游历盘山,为盘山写下了首诗词,发出了“早知有盘山,何必下江南”的感叹。
下午3时,团队成员陆续抵达盘山顶峰。一路上虽然有小雨路滑、石阶险峻,但是在团队成员一路鼓励下,也都不甘于人后,奋勇争先,圆满完成拓展训练的爬盘山活动。盘山之行,流连忘返。
天色已晚,索道下山。继续完成拓展训练。
美文心阅,:meiwenxinyue,天津人,热爱文学,用笔墨心悦心灵。作品散见报刊、杂志,天津市作家协会会员。
—《END》—
:美文心阅,meiwenxinyue.
作者/来源:美文心阅
声明:版权归原创所有,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