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葡萄球菌病的诊断与防治

太湖县发展肉鸡规模养殖已经近20年了,随着养殖时间的延长和养殖规模的扩大,各种鸡病相继出现。近年的肉鸡养殖实践表明,鸡病大多呈现混合感染或继发感染,发病率、死亡率都增加,诊治成本加大。易误诊的鸡病给养鸡带来重大经济损失。笔者于年5月和12月,分别到2个养鸡场进行鸡病诊治,经临床观察、病理剖检和实验室检查,确诊为鸡葡萄球菌病。

鸡场1:养殖肉鸡羽,32日龄,2天死亡多只,发病急,死亡前无明显症状。病理剖检,内脏及实质性器官无明显病变,体表翅下或颈部有出血。该场为蔬菜大棚改建,四周窗户用铁丝网从外钉住,窗台有鸡跳上跳下。现场诊断:疑似葡萄球菌感染。建议鸡群用庆大霉素肌肉注射,饮水中加丁胺卡那。窗户上的铁丝网改用塑料网。2天后死亡停止。后送病料到实验室,做病料涂片镜检,细菌分离与鉴定,确诊为葡萄球菌感染。

鸡场2:养殖优质鸡(养殖周期d左右)羽,90日龄,笔者赶赴现场时,鸡只已经发病10余天,养殖公司技术员、兽药厂技术员来过多次,共死亡余只,用过多种抗菌素、抗病毒药,一直没有好转,且死亡越来越多,采食量下降。症状观察:患鸡多数死前跛行,消瘦。病理剖检:胸腹部皮下有紫红色出血斑,并有纤维素性炎症,肝、脾、肾稍有肿大,少数有白色化脓性坏死点,关节囊内有浆液渗出。现场诊断疑似慢性葡萄球菌感染。采集病料送实验室,经病料涂片镜检,病料培养,细菌分离与鉴定,确诊为葡萄球菌感染。结合药敏试验,建议鸡群用先锋Ⅴ号肌肉注射,饮水中加丁胺卡那霉素。加强鸡场卫生消毒,清除场内铁丝、铁钉等尖锐物品。5天后鸡群逐渐恢复正常。

1诊治体会

葡萄球菌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传染性较强,死淘数较多,给生产带来很大的影响。

1.1病原体

鸡葡萄球菌病的致病菌是金黄色葡萄球菌,典型的葡萄球菌为圆形或卵圆形,常单个、成对或葡萄状排列,革兰氏染色阳性,它广泛存在于空气、土壤、粪便、眼睑、粘膜、肠道以及鸡的表皮上,在一般情况下鸡只具有一定的抵抗力,当皮肤粘膜受创伤后,或受到立激机体免疫力降低时,才易引起感染,发生葡萄球菌病。形成本病致病力的为葡萄球菌的毒素和毒性酶。如皮肤坏死毒素、肠毒素、溶血素、杀白细胞毒素、血浆凝固酶、溶纤维蛋白酶、核酸酶等。本菌抵抗力较强,干燥条件下可存活3~6个月,80℃30min才死亡,对龙胆紫敏感,对抗生素易产生耐药性。

1.2流行特点

鸡葡萄球菌病多发生于规模养鸡场,一般鸡场管理和卫生条件较差时易发,多发于每年的4~5月份或11~12月份。易感动物以生理变化较大的预产期和产蛋期母鸡较为敏惑。好动,好打斗,野性较大的品种因易产生外伤而成为易感品种。

1.3典型症状   

 

坏疽性皮炎是本病的特征性症状。病初鸡的颈、胸、腹及大腿内侧,特别是翼根部内侧的胸部处出现广泛的炎症。身体外表皮肤多见湿润,相应部位羽毛潮湿,表皮颜色呈青紫色或深紫红色,皮下多蓄积渗出液,触之有波动感。有时仅见翅膀内侧,翅尖或尾部皮肤形成大小不等出血、糜烂和炎性坏死,局部干燥呈红色或暗紫红色,无毛。切开水肿皮肤可见皮下有数量不等的紫红色液体,胸腹肌出血。有的急性病死鸡皮肤无明显变化。雏鸡感染主要表现为病雏腹部膨大,脐孔发炎肿大。育成鸡多表现为关节型和趾瘤型。关节型的患鸡关节肿大,不能站立,趾瘤型主要表现为足底部出现肿瘤样肿大,有时跛溃形成溃疡。

1.4病理变化

  

内脏呈败血或毒血症的一般病变。皮肤、黏膜、胸肌、大腿肌常见出血斑块。肝、脾、肾脏稍有肿大,有时见有白色化脓性坏死点,偶见腺胃乳头出血,关节囊内有浆液渗出。

2 防控措施

在断喙、刺种、肌肉注射等工作时,要提前做好消毒工作,防止细菌经伤口侵入,在搬鸡、人工授精翻肛时也要轻捉轻放,防止产生损伤,同时,做灭蚊驱鸡虱工作。新装鸡笼时,一定要选择焊镀较好的鸡笼,减少鸡笼对鸡造成损伤的机会。在高发季节可用头孢拉定、阿莫西林等敏感抗生素饮水,百毒杀、高效碘、氯制剂等消毒水轮换消毒来预防。一旦发病要及时进行治疗,我们可以从药敏实验结果中选择高敏感的药物进行治疗。

肌肉注射抗生素时,要注意针头替换,防止交叉感染,针头用前要细心检查,一定不能有弯勾的,否则,拔出针头时会损伤鸡的肌肉,加重感染机会。用中草药金四黄或鱼腥草加维生素对抗病能力也有一定的帮助。在常发地区或药物治疗效果很差甚至无效的地区,可考虑使用疫苗接种防制本病。国内研制的鸡葡萄球菌多价氢氧化铝灭活苗可有效地预防该病的发生。

长按







































北京专治白癜风的医院哪家最好
皮肤病治疗医院哪家好



转载请注明:http://www.iockb.com/wahl/200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