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肺炎球菌感染 > 检查诊断 > 强冷空气来了,郑州医院人满为患肺炎凶 >
强冷空气来了,郑州医院人满为患肺炎凶
本周我省将有两次强冷空气前来拜访,寒潮携风带雪,将会将我省打入冰冷的寒冬世界。大家做好拍雪的准备,做好自身的保暖啦。
降温+雨+雪+大风一起突袭
根据省气象台最新预报,本周内将有两次强冷空气影响我省,全省将出现降温大风及雨雪天气,气温将大幅下降,雾霾也将逐渐减弱。
根据预报,本周内3日和5日夜-6日将有两次较强冷空气影响我省。
其中,3日,受较强冷空气影响,全省将出现偏北风4~5级,西部有浮尘或扬沙,最低气温淮河以北较前期下降4~8℃,4日凌晨北部和西部最低气温将降至零下2~0℃。
5日夜里到6日,我省再次受强冷空气影响,全省偏北风4~5级,气温继续下降,中西部将出现寒潮天气,除东南部有小到中雨外其它大部地区有雪或雨夹雪,局部大雪,到7日凌晨,北部、西部最低气温将降至零下8~零下6℃,南部0℃左右,其它地区零下5~零下3℃。
具体雨雪雾霾预报如下:3日白天,全省大部分地区有零星小雨或小雨,其中信阳地区有中雨、西部山区有雨夹雪或小雪,北中部和东部有中到重度霾;夜里,东部、南部小雨或零星小雨转阴天,南部有中到重度霾。
4日,南部有中度霾,凌晨到上午东南部有雾。4日夜里-5日,西部、西北部有中到大雪,东南部有小到中雨,其它地区雨夹雪转小到中雪、局部中到大雪。5日凌晨到上午,东部、南部有雾。
6日-7日白天,全省阴天到多云。7日夜里-9日,西部、南部部分地区有雨夹雪或小雪。
气象部门建议
各地需注意防范道路湿滑、结冰以及低能见度等对交通带来的不利影响;各地应提前做好设施农业、畜禽圈舍等的防风加固、增温保暖工作;室外广告牌等高空悬挂物应加强巡检、加固工作,预防大风吹落伤人;使用煤炭和燃气取暖的家庭和单位需谨防煤气中毒。
寒潮来了,谨防感冒
记者了解到,寒潮是一种大型天气过程,往往引发多种严重的气象灾害,对农业、牧业、交通、电力、甚至人们的健康都有比较大的影响。
由于寒潮带来的降温可以达到10℃甚至20℃以上,通常超过农作物的耐寒能力,使农作物发生冻害。寒潮引发的冻雨会使输电和通信线路上积满雨凇,输电和通信线路积冰后,遇冷收缩,加上风吹引起的震荡和雨凇重量的影响,线路会不胜重荷而被压断,几千米甚至几十千米的电线杆成排倾倒,造成输电、通信中断,严重影响当地的工农业生产。
寒潮伴随的大风、雨雪和降温天气会造成低能见度、地表结冰和路面积雪等现象,对公路、铁路交通安全带来较大的威胁。
寒潮所到之处,平均风速一般为15米/秒以上,并且持续时间较长。大风使起飞和着陆的飞机易发生轮胎破裂和起落架折断等事故。寒潮造成的低能见度、路面结冰和积雪也对飞机的起降有很大影响。
大风降温天气容易引发感冒、气管炎、冠心病、肺心病、中风、哮喘、心肌梗死、心绞痛、偏头痛等疾病,有时还会使患者的病情加重。
又是雾霾又是降雪,
冬天真的来了。
随着冷空气来袭,医院的呼吸科门诊患儿和住院患儿迅速上升,部分科室病区床位爆满。
早上不到八点,医院的门诊大厅就已经人头涌动。据了解,不少家长带着小儿肺炎患者在近期扎堆看病。
“最近天气一冷,我家孩子扛不住了,咳嗽不断,吃了好多药也没好,检查后才发现孩子得了肺炎。”
“我家孩子发热好几天了,最近精神也不好,赶紧来给他看看,可怕发展成肺炎。”
“我家孩子最近老呛奶,看着精神状态可差。”
记者从河南省妇幼保健院(郑大三附院)、医院了解到,进入冬季,近期有不少孩子患上肺炎。
在河南省妇幼保健院(郑大三附院)以及医院呼吸科门诊走廊里,家长们抱着不断咳嗽的孩子焦急地围在诊室的门口,不少家长只要一听到“肺炎”一词就十分焦虑。
1、现象
肺炎患儿持续高发病房内一床难求
“入冬以来,气温不断下降,昼夜温差越来越大,再加上天气干燥,人体抵抗力同时也在下降,各种细菌、病毒引起的呼吸道疾病进入高发期,导致感冒、支气管炎、肺炎等呼吸道疾病的患病人数上升。”郑大三附院儿科医生介绍,每年深秋季节开始,肺炎患儿会爆发医院“报到”。一般从10月份开始到第二年的二、三月份才逐渐结束。
而肺炎球菌作为引起急性呼吸道感染的主要病原菌之一,是一种可以引起肺炎、脑膜炎和菌血症等严重疾病的常见致病菌,这种疾病也是儿童中发病率最高的细菌性呼吸道疾病。特别是年龄较小的宝宝呼吸道屏障功能差、免疫能力发育不全,更容易成为细菌和病毒“攻击”的对象。
“从门诊上来看,有相当一部分的肺炎患儿都需要住院治疗。但目前我们儿童呼吸科病房内一床难求,很多小患者都需要提前约病床,第二天才能住院。”医生说。
2、不容小觑
警惕宝宝身边的“健康杀手”
“我以为孩子就是一般的咳嗽,怎么一检查就成了肺炎?”“我家孩子按普通感冒治了好久,不但没好转,咳嗽也越来越严重,家里人都焦急得不行,医生检查拍片过后原来是肺炎。”在医院,许多家长有着这样的疑问。
专家介绍,当孩子免疫力低下时,肺炎球菌会入侵身体多个部位,不光会引起肺炎,严重的还会引起脑膜炎、菌血症性肺炎、菌血症等严重的侵袭性疾病,是一个未引起足够重视的婴幼儿“健康杀手”。
儿童是肺炎球菌主要携带和传播人群,携带率在发达国家为27%,在发展中国家可高达85%。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每年全球约有万5岁以下儿童死亡,其中约47.6万死于肺炎球菌感染。世界卫生组织关于肺炎球菌疫苗的立场文件显示,在所有疫苗可预防疾病中,肺炎球菌性疾病是导致全球5岁以下儿童死亡的重要病因之一。而在我国,每年有万例5岁以下儿童感染肺炎球菌疾病的案例,其中约有3万儿童因此失去生命。
如果宝宝有体温不稳定、在安静状态下呼吸明显增快、可以用耳朵听见宝宝喉部有“吹哨”一样的声音、咳嗽咳痰明显、宝宝烦躁哭闹不易安抚,甚至有精神状态转差、口唇周围发青、食欲转差等症状,提醒家长朋友尽快就医。
3、高发
5岁以下的婴幼儿最易“中招”
一般门诊上5岁以下的婴幼儿患上肺炎的情况最为常见,其中2岁以下的婴幼儿自身免疫力尚未发育完善,容易患上肺炎。而3岁左右的宝宝因为是第一年进入幼儿园,第一次开始适应集体生活,作息规律发生了改变,就会容易引起交叉感染。
这是因为,宝宝出生后,随着母传抗体(IgG)逐渐消失,会慢慢失去来自妈妈的抗体保护;与此同时宝宝自身的免疫系统尚未发育健全,6个月左右的宝宝自身免疫力水平处于最低水平,对病原感染的免疫力下降,更易遭受肺炎球菌的感染,严重危害宝宝健康和生命。值得一提的是,非纯母乳喂养、室内空气污染、营养缺乏、出生体重低、早产、免疫功能低下等均是婴幼儿发生肺炎的高风险因素。
因此,如何保护免疫力处于较低水平的6个月到2岁左右的宝宝,如何将疾病防患于未然,增强宝宝的免疫力“防护屏障”是家长们最关心的问题。
4、警惕
宝宝得了肺炎不要滥用抗生素
“我孩子一发生肺炎,我就急得不行,因为常听到别人说最好不要给孩子吃抗生素,孩子得了肺炎真的不能用抗生素吗?”
医院医院呼吸科主任医师解释:像呼吸道合胞病毒,往往通过雾化等相对简单的情况治疗就可以治愈,并不需要使用抗生素。如果不需要使用抗生素时却使用,会在真正需要使用抗生素时“失灵”。
孩子出现疑似肺炎的症状时,家长们一定要在医生的指导和判断下,针对不同的原因,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不要滥用抗生素。
5、建议
家长要按计划接种疫苗
鉴于肺炎球菌性疾病对儿童健康的严重威胁和抗生素的耐药问题,世界卫生组织(WHO)已将其列为需“极高度”优先使用疫苗预防的疾病。用疫苗提高宝宝的免疫力,为宝宝构建起免疫屏障,是预防肺炎球菌性疾病的重要手段。
接种肺炎疫苗就相当于给宝宝身体里的抗体进行一场事先的抗战演练,是个被动免疫的过程,可以有效地增加宝宝身体对于肺炎的抵抗力,从而降低患上肺炎的风险,因此建议家长要按计划接种疫苗。婴幼儿肺炎球菌疫苗是全球使用最为广泛的肺炎球菌结合疫苗。所以也建议接种。
很多家长会问,什么时间打疫苗最合适呢?医生建议:打疫苗最好是在宝宝身体状态良好的情况进行,不能有明显的呼吸道感染、发热、腹泻等状况。
6、提醒
给宝宝穿衣服不要太厚太紧
冬季天气寒冷,昼夜温差大,也是其他呼吸系统疾病“肆虐”的季节,婴幼儿尽量不要去人员密集场所,外出戴上口罩,可以减少接触细菌和病毒的机会。
现在很多家长为了保护孩子,天气稍微一冷就喜欢给孩子穿很厚的衣服,认为这样保暖,不容易生病,其实这些行为是不正确的。在冬季如果稍微一冷就把孩子保护起来,那么孩子自身的环境适应能力就会相对较差,无法抵抗细菌、病毒的入侵。
天气寒冷
疾病流行
各个年龄段的大朋友小朋友
都要注意身体啊!
★素材来源:大河报、河南电台新闻广播
文章内容图片来自网络
若侵权请联系删除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