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冒,天赐的礼物
首先,大部分完全健康的人自出生以来得的第一种病是感冒,而所有的病最初始的起源也是感冒。感冒是由于外邪侵袭了人体最表面的一层屏障,人体最表面的那层在伤寒六病里就叫太阳。由于感冒处理不当,引得邪气向里发展,百病就开始丛生。所以伤寒六病从太阳开始就会转变到阳明或少阳,那这样的病呢,都是阳病。相对来说,阳病好治,阳病处理好了是没有死证的。
这就是说,如果每一次的感冒都治好了,人就不会得各种奇奇怪怪的病。如果有人说,我身体好得很啊,我从来就不会感冒。这个时候就要注意了,不感冒不等于身体好哦,很多人是没有能力感冒的。
感冒如同外敌入侵大家都对战争有一定的了解。如果说我这个国家很富强彪悍,如果有外敌侵入的时候,我一定会奋起抗敌,那就会出现战火纷飞的场面,对吧?如果我强敌弱,则迅速战胜;如果敌我相当,就会硝烟四起。那如果这个国家一贫如洗,国防水平也低下,当有外敌入侵的时候,也许也会抵抗,可是没办法那么强烈、持久,很快就举械投降了,而从外面看貌似很平静。还有一些敌人呢,是非常地狡猾,偷偷入侵,占领了本国大部分的领土才被发现,而在被发现之前,从外面也是看不出端倪的。
这个国家,就是我们的身体,邪气如同外敌,感冒即如外敌入侵。所以说,表面上的平静不等于身体这个国家未受到伤害,“战争”遗留下来的隐患会带来更多的创伤。长期不感冒未必身体好身体健康时,体内的津液气血充足,身体各个部分和谐运转,处于动态的阴阳平衡状态。在感受外邪时,身体会将卫气调到体表,抗邪外出。那其中的真相是什么呢?
——如果人的体内正气强盛,远胜过邪气时,人体表现就只是产生轻微的感觉,会觉得稍微有点不舒服,此时可能喝点热水或是睡个好觉就好了,什么也没留下。——当人体正邪相争激烈的时候,也就是正气盛,邪气也盛,这时候人会表现得特别地不舒服,会出现很多症状,如发热、恶寒、鼻塞、咳嗽、头晕头痛、恶心、呕吐等等。——现在很多人,因为物质社会的发展、生活方式的变迁及压力、金木水火土五德的失常等,常常是一开始病就病在三阴,阴病人体卫弱营也弱,津亏血少、亡阳亡阴、失精。这时邪气无论怎么强盛,也引不起人体强烈的对抗反应,甚至很难见到什么症状,这种情况往往会让人产生错觉,以为是自己的身体好,实际城池已被攻破。感冒是天赐的礼物君不见很多老人得了个感冒,没见着发烧、咳嗽,甚至鼻塞也没有,直接肺炎了,肺炎了也还有人不发烧,直接是痰鸣乎乎,上呼吸机吸氧吸痰了。可是没有小孩子肺炎不发烧的吧,小孩子病情变化快,一般是先感冒发烧咳嗽,还不好就要肺炎了,越小的孩子从最初的感冒过渡到肺炎的速度越快。这是由于相对而言小孩的正气比成人更为强盛的缘故。
人体在感冒的时候内外邪气相引,通过正确的治疗可以把里邪在表上清理出去,岂不是治病的一个最好时机?此时,若打抗生素或是用寒凉的中药就会让表邪进入人体更里的层次,表面上的症状看似没有了,以为病好了,其实呢会埋下极大的隐患。因此,处理好每一次的感冒尤为重要,可以说每一次的感冒都是上天赐予你调理体质的最好机会。
小贴士:服中药过程中如果感冒了,需要停药吗?
请直接咨询您的医生。如果正在服用的药中本来就有解表的药,可不用停药;如果由于感冒导致病机的改变,需要换方服用。
附文
病因上呼吸道感染有70%~80%由病毒引起。包括鼻病毒、冠状病毒、腺病毒、流感和副流感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埃可病毒、柯萨奇病毒等。另有0%~30%的上感由细菌引起。细菌感染可直接感染或继发于病毒感染之后,以溶血性链球菌为最常见,其次为流感嗜血杆菌、肺炎球菌、葡萄球菌等,偶或为革兰阴性细菌。
各种导致全身或呼吸道局部防御功能降低的原因,如受凉、淋雨、气候突变、过度疲劳等可使原已存在于上呼吸道的或从外界侵入的病毒或细菌迅速繁殖,从而诱发本病。老幼体弱,免疫功能低下或患有慢性呼吸道疾病的患者易感。
临床表现根据病因和病变范围的不同,临床表现可有不同的类型:
1.普通感冒
俗称“伤风”,又称急性鼻炎或上呼吸道卡他,多由鼻病毒引起,其次为冠状病毒、副流感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埃可病毒、柯萨奇病毒等引起。
起病较急,潜伏期1~3天不等,随病毒而异,肠病毒较短,腺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等较长。主要表现为鼻部症状,如喷嚏、鼻塞、流清水样鼻涕,也可表现为咳嗽、咽干、咽痒或灼热感,甚至鼻后滴漏感。发病同时或数小时后可有喷嚏、鼻塞、流清水样鼻涕等症状。~3天后鼻涕变稠,常伴咽痛、流泪、味觉减退、呼吸不畅、声嘶等。一般无发热及全身症状,或仅有低热、不适、轻度畏寒、头痛。体检可见鼻腔黏膜充血、水肿、有分泌物,咽部轻度充血。
并发咽鼓管炎时可有听力减退等症状。脓性痰或严重的下呼吸道症状提示合并鼻病毒以外的病毒感染或继发细菌性感染。如无并发症,5~7天可痊愈。
.急性病毒性咽炎或喉炎
(1)急性病毒性咽炎多由鼻病毒、腺病毒、流感病毒、副流感病毒以及肠道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等引起。临床特征为咽部发痒或灼热感,咳嗽少见,咽痛不明显。当吞咽疼痛时,常提示有链球菌感染。流感病毒和腺病毒感染时可有发热和乏力。腺病毒咽炎可伴有眼结合膜炎。体检咽部明显充血水肿,颌下淋巴结肿大且触痛。
()急性病毒性喉炎多由鼻病毒、甲型流感病毒、副流感病毒及腺病毒等引起。临床特征为声嘶、讲话困难、咳嗽时疼痛,常有发热、咽痛或咳嗽。体检可见喉部水肿、充血,局部淋巴结轻度肿大和触痛,可闻及喉部的喘鸣音。
3.急性疱疹性咽峡炎
常由柯萨奇病毒A引起,表现为明显咽痛、发热,病程约1周,多于夏季发作,儿童多见,偶见于成年人。体检可见咽充血,软腭、悬雍垂、咽及扁桃体表面有灰白色疱疹及浅表溃疡,周围有红晕,以后形成疱疹。
4.咽结膜热
主要由腺病毒、柯萨奇病毒等引起。临床表现有发热、咽痛、畏光、流泪,体检可见咽及结合膜明显充血。病程4~6天,常发生于夏季,儿童多见,游泳者易于传播。
5.细菌性咽-扁桃体炎
多由溶血性链球菌,其次为流感嗜血杆菌、肺炎球菌、葡萄球菌等引起。起病急、明显咽痛、畏寒、发热(体温可达39℃以上)。体检可见咽部明显充血,扁桃体肿大、充血,表面有黄色脓性分泌物,颌下淋巴结肿大、压痛,肺部无异常体征。
鉴别诊断本病须与初期表现为感冒样症状的其他疾病鉴别:
1.过敏性鼻炎
临床上很像“伤风”,不同之处包括:
(1)起病急骤、鼻腔发痒、喷嚏频繁、鼻涕呈清水样,无发热,咳嗽较少;
()多由过敏因素如螨虫、灰尘、动物皮毛、低温等刺激引起;
(3)如脱离过敏源,数分钟及1~小时内症状即消失;
(4)体检可见鼻黏膜苍白、水肿;
(5)鼻分泌物涂片可见嗜酸性粒细胞增多。
.流行性感冒
为流感病毒所致的急性呼吸道传染性疾病,传染性强,常有较大范围的流行。临床特点:
(1)起病急,全身症状重,畏寒、高热、全身酸痛、眼结膜炎症明显,部分患者有恶心、呕吐、腹泻等消化道症状。
()鼻咽部症状较轻。
(3)病毒为流感病毒,必要时可通过病毒分离或血清学明确诊断。
(4)早期应用抗流感病毒药物如金刚烷胺、奥司他韦疗效显著。
(5)可通过注射流感疫苗进行预防。
3.急性传染病
某些急性传染病(如麻疹、流行性出血热、流行性脑脊髓膜炎、脊髓灰质炎、伤寒、斑疹伤寒)在患病初期常有上呼吸道症状,在这些病的流行季节或流行区应密切观察,并进行必要的实验室检查,以资鉴别。
(1)麻疹上呼吸道感染的症状为前驱期症状,约有90%的患者在发病后~3天在上颌第二磨牙部位的颊黏膜上可见灰白色小斑点(科氏斑),上感无科氏斑。
()流行性出血热主要传染源是鼠类,流行具有地区性。可有头痛、腰痛、眼眶痛(俗称三痛)症状,发热、出血及肾损害为3大主征,典型患者可有发热期、低血压休克期、少尿期、多尿期及恢复期5期。上感全身中毒症状轻,主要以鼻咽部卡他症状为主。
(3)流行性脑脊髓膜炎部分患者初期有咽痛、鼻咽部分泌物增多症状,很快进入败血症及脑膜炎期,出现寒战、高热、头痛、皮疹。后期可有剧烈头痛病出现脑膜刺激征。主要传染源是带菌者,通过飞沫传播。
(4)脊髓灰质炎是由脊髓灰质炎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未应用疫苗的儿童易感。前驱期大多出现上感症状,部分进入瘫痪前期,出现体温上升、肢体疼痛、感觉过敏等神经系统症状,瘫痪器出现肢体不对称性、弛缓性瘫痪,多见于单侧下肢。
(5)伤寒发热为期最早期症状,可伴有上感症状,但常有缓脉、脾大或玫瑰疹,伤寒病原学与血清学检查阳性,病程较长。
(6)斑疹伤寒流行性斑疹伤寒多见于冬春,地方性斑疹伤寒多见于夏秋。一般起病急,脉搏较速,多有明显头痛。发病第5~6天出现皮疹,数量多且可有出血性皮疹。外斐反应阳性。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