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炎球菌性疾病免疫预防专家共识,哪些与

年3月,《中国预防医学杂志》刊发《肺炎球菌性疾病预防专家共识(年版)》,对肺炎球菌性疾病的病原学、临床学、流行病学、疾病负担、疫苗学等相关知识进行系统综述,这篇专业文献中有许多信息与您息息相关,快来看这里。

什么是肺炎球菌性疾病?

肺炎球菌性疾病是全球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之一,它是由肺炎链球菌侵袭引起的一系列疾病。肺炎链球菌是引起儿童肺炎、脑膜炎、菌血症等严重疾病的主要病原菌,也是引起急性中耳炎和鼻窦炎等的常见病因。

肺炎链球菌是怎么传播的?

肺炎链球菌广泛分布于自然界,人类是其唯一宿主。肺炎链球菌常临时定殖于人类鼻咽部,婴幼儿是主要的储存宿主。在中国<5岁健康或上呼吸道感染儿童中,鼻咽拭子Spn分离率可达20%~40%。

肺炎链球菌在人与人之间传播,一般经由呼吸道飞沫传播或由定植菌导致自体感染。肺炎链球菌感染的危险性随年龄、基础疾病、生活环境等不同而具有较大的差异。婴幼儿和老年人感染的危险性相对较高。

肺炎球菌性疾病的主要危害有哪些?

据世界卫生组织估算,年全球约有万名5岁儿童死亡,其中约47.6万名死于肺炎链球菌感染。肺炎链球菌也是引起中国婴幼儿和老年人发病和死亡的重要病因。在全球5岁儿童PD病例数中,中国位列第二,占全球总病例数的12%。

目前,肺炎球菌性疾病的主要治疗手段是抗生素,随着细菌耐药性问题越来越严重,尤其是对于5岁以下儿童来说,免疫屏障尚未建立,更容易发病,治疗和护理的难度也更大,甚至成为威胁儿童的致命隐形“杀手”。

WHO最新立场文件新增证据特别指出:儿童肺炎球菌性疾病高峰是幼龄婴儿。在5岁以下儿童中,75%侵袭性肺炎球菌性疾病和83%肺炎球菌性脑膜炎患者为2岁以下儿童,8.7%-52.4%肺炎患者为6月龄以下的婴儿。鉴于肺炎球菌疾病导致的严重疾病负担,肺炎球菌相关疾病被世界卫生组织(WHO)列为需“极高度”使用疫苗预防的疾病。

预防肺炎球菌性疾病的措施

(1)接种疫苗是预防肺炎球菌性疾病的最有效措施。

年世界卫生组织(WHO)将儿童肺炎球菌性疾病列为“需极高度优先”使用疫苗预防的疾病。

目前可预防肺炎球菌感染的疫苗包括肺炎球菌多糖疫苗和肺炎球菌多糖结合蛋白疫苗两种:

疫苗种类

接种程序

推荐人群

肺炎球菌多糖结合蛋白疫苗

在6周龄最早可开始接种首针,7月龄前完成3针,每针间隔4-8周,12-15月龄加强一针

6周龄-15月龄

肺炎球菌多糖疫苗

接种1针

60岁及以上老年人和2~59岁伴有肺炎球菌致病高危因素的人群

(2)其它非疫苗预防措施

预防感染性疾病的一般措施可预防肺炎球菌性疾病。

1.相关研究显示,非纯母乳喂养、营养缺乏以及室内空气污染等可能是儿童人群患该病的危险因素。因此出生头几个月鼓励纯母乳喂养、锌元素的补充等。

2.在生长发育阶段,根据发育状况给予足够的营养,及时合理地添加辅食。要积极防治佝偻病等营养性疾病,因其与肺炎的发生及治疗效果均有较密切的关系。

3.多到户外活动,锻炼身体,增强体质,提高自身的免疫力,增强对寒冷天气的适应能力。

4.应保证居室内空气流通,减少室内空气污染。

5.由于细菌常经由飞沫传播,在家人或周围儿童患流感等呼吸道感染性疾病时,要尽量减少接触,避免交叉感染。在疾病流行期避免在人群较多的公共场所活动。

6.鼓励戒烟,合理使用抗生素,积极治疗基础疾病。

7.做好儿童常规疫苗接种,如麻疹、流感疫苗接种,对预防肺炎链球菌感染有积极意义。

赞赏

长按







































白癜风是什么症状
白癜风抗复发



转载请注明:http://www.iockb.com/wadwh/1179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