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的体温你了解吗
(2)注意事项:
对刚经过剧烈运动的猪测量体温,应作适当休息后再进行测温;对性情温驯的猪测量体温时,可先用手指轻轻搔其后背部,待安静站立或卧地后,再将体温计插入直肠;对凶暴或骚动不安的猪,应作适当保定后再进行测温;在对初生乳猪进测量体温时,体温计不可插入肛门过深,要用手抓住体温计未端进行固定。
猪的发烧病
猪的体温超过正常体温的范围即称为高温或发烧(体温升高);猪的体温低于体温最低温度称为低温(体温降低)。一般低温发生于大出血、产后瘫痪、循环衰弱、某些中毒或临死期;高温多见于传染性疾病和某些炎症过程中,如猪流感、猪伪狂犬病、猪传染性胸膜肺炎、猪丹毒、猪肺疫等病均引起体温升高。
常见的引起猪发烧的疾病有:(1)猪瘟病;(2)猪流感;(3)猪肺疫;(4)猪链球菌病;(5)猪弓形体病;(6)猪传染性胸膜肺炎;(7)猪伪狂犬病;(8)副猪嗜血杆菌病;(9)猪附红细胞体病;(10)猪丹毒;(11)猪焦虫病;(12)猪繁殖与呼吸道综合症;(13)猪口蹄疫;(14)猪圆环病毒病;(15)葡萄球菌皮炎等等。
A.发热发展过程可分为3个阶段:
(1)体温上升期。是通过皮肤血管收缩,汗腺分泌减少,使散热减少,同时肌肉收缩增强,肝、肌糖元分解加速,使产热增多。这时病猪有精神沉郁,食欲下降,心跳、呼吸加快,寒战,喜钻草堆等表现。不同的疾病,体温升高的速度不一致,如猪丹毒、猪肺疫等病,体温上升很快,而猪瘟、副伤寒则较慢。
(2)高热期。此时产热和散热在较高的水平上维持平衡,散热过程开始加强,皮肤血管舒张,产热过程也不减弱,所以体温维持在较高的水平上。病猪表现体温增高,眼结膜充血、潮红、粪便干燥、尿少黄短。不同疾病高热期持续的时间不相同,如猪瘟、传染性胸膜肺炎等病持续时间较长,而伪狂犬病、口蹄疫则仅数小时或不超过1d。
(3)退热期。由于机体的防御机能增强或获得外援(经治疗),体温逐渐下降,病猪的皮肤血管进一步扩张,大量排汗、排尿、产热减少。如果体温迅速下降或突然下降,则为骤退,可引起虚脱甚至死亡,而逐渐下降,则预后良好。
B.按病猪体温升高程度分为:
(1)微热:超过正常体温1℃左右(即在40~41℃之间)。常见于乳房炎、胃肠炎等局部炎症或某些慢性传染病,如慢性猪瘟、副伤寒等。
(2)中热:超过正常体温1~2℃(即在41~42℃之间)。见于急性病毒性传染病,如急性猪瘟、流感等,也见于肺炎等局部器官感染。
(3)高热:超过正常体温2℃以上,即42℃以上。常见于急性传染病和广泛的炎症,如猪瘟、肺炎、流感、大叶性肺炎、小叶性肺炎、急性弥散性胸膜炎、腹膜炎等。
(4)最高热:超过正常体温3℃以上,常见于严重的急性传染病,如丹毒、炭疽、急性败血型链球菌病等。
C.按病猪的热型曲线分为:
(1)稽留热:病猪的体温日差在1℃以内,且高热持续时间在3天以上。如猪瘟体温升高到40-42℃,稽留不退。
(2)间隙热:病猪的发烧期与不发烧期交替出现。
(3)张弛热:病猪的体温日差超过1℃,且下降到正常体温范围。
猪低烧时该如何处理
发现猪低烧时,需要采取什么措施呢?
(1)第一,要让猪充分休息,使猪的身体机能得到保护。切忌惊扰猪,不要使猪处在一种惊恐状态。猪因为惊恐,剧烈运动一次,病会加重一次。
(2)第二,要加强营养,通常的办法是喂鸡蛋、红糖水、加稀饭等易消化吸收的东西。因为猪低烧时,身体不适,消化机能减弱,营养欠缺,就需要更高营养的食物来促进机体尽快恢复。
(3)注意加强管理,如夏天通风降温,冬天升温保温等都是最基本的操作。猪发烧时,在猪舍内铺上厚厚的稻草。猪睡在稻草上,既有利于保持体温,又有利于舒适地休息,能尽快地恢复健康。
(4)根据症状的具体情况,对症用药,低烧时的用药原则尽量不要打针,这会引起不必要的应激反应,反而激发体内的内源性病原体感染,继发疾病等,可以采用口服药物的方法。
总之根据症状,初步诊断,对症用药。
目前,有很多地方、很多人都有这样一种错误的观念:在母猪产仔后,测体温往往在40℃以上,就认为是发烧,是一种产后热,需采取预防,因此在生仔前后,给母猪吃退烧药、打退烧针,其结果是母猪的体温降到了39℃左右,但母猪的健康受到了摧残,导致奶水质量差,乳猪吃奶后拉稀,成活率大幅下降。
免责声名:本篇内容来源于互联网的分享、摘录,如果文章、图片、视频等信息侵犯了你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本站管理员,我们会及时处理。
洛阳汉德生物
长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