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秋冬季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防输入防扩

9月11日,河南省政府新闻办举行秋冬季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新闻发布会,通报全省疫情防控最新进展,并回应社会   各级市场监管部门尤其是基层市场监管部门将以农贸市场、大型商场超市为重点场所,以冷冻冷藏畜禽肉、水产品为重点产品,以冷冻冷藏食品贮存服务提供者和批发经营者为重点对象,建立监管对象名录、经营异常名录,做到监督检查全覆盖,每月至少监督检查一次,依法查处销售来源不明冷冻冷藏食品、未建立真实完整的购销记录等食品安全违法行为,并将发现有违法行为的监管对象列入经营异常名录,实施重点监管、跟踪监督整改,严格防控冷冻冷藏食品安全风险。

强化问题产品核查处置对违规者依法从严查处

  根据卫生健康部门通报的新冠肺炎病毒检测阳性的冷冻冷藏食品,市场监管部门将在第一时间通知食品生产经营者立即停止销售、下架、封存,并配合供货商做好召回工作。对拒不停止销售、下架、封存、召回问题食品的食品生产经营者,市场监管部门将依法从严查处。

针对重点领域、场所、环节的

周期性采样检测样本全部为阴性

  目前河南都采取了哪些措施加强冷链食品核酸检测?省卫健委食品安全标准与监测评估处副处长唐亚辉介绍,针对国内频繁报道进口冷冻水产品新冠病毒检出情况,河南及时在全省开展了海鲜、冷鲜冻肉市场新型冠状病毒核酸检测工作,包括对冷链食品(含包装物)进行核酸检测;对屠宰、生产加工、贮存、运输、经营场所进行环境采样和核酸检测;对以冷藏冷冻肉类、水产生产加工企业、集中交易市场、冷藏冷冻仓库、商场超市和餐饮服务单位、冷链物流、外卖快递等行业的从业人员进行采样检测。尤其是进口冷冻食品新冠病毒检出后,河南及时对正在开展的食品安全风险监测工作内容进行了调整,将原有“进口食品专项监测”,调整为以进口海产品为主的新冠病毒监测。调整后的监测内容涵盖进口冰鲜三文鱼、淡水虾等11类,监测范围覆盖河南全省,力争从源头上防范输入性风险。

  今年6月北京新发地疫情发生后,河南即针对批发市场、农贸市场等重点场所部署开展了一次全面的排查检测,总计采样点个,共计检测样本个,全部为阴性。自8月1日起,河南对重点领域、重点场所、重点环节开展周期性的采样检测。对重点大型农贸(集贸)市场(特别是销售生鲜类产品的市场)按照1次/周,对其余需要监测的农贸(集贸)市场按照1次/月的频次进行病毒检测。18个省辖市10个直管县每半个月统计上报一次,每次监测结果和数量在全省发布通报。截至8月底,河南省共采集检测样本个,全部为阴性。

通过鼻腔喷雾即可接种的流感疫苗上市啦!宝宝再也不怕打针会疼啦

往年到了秋冬季,为了保障孩子的健康,部分父母会带孩子去注射流感疫苗。今年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孩子们是否还需要注射流感疫苗?

  省疾控中心免疫预防与规划所所长张延炀在答记者问中表示,流感是一种急性的呼吸道传染病,在秋冬季节很容易造成传播甚至形成爆发。接种流感疫苗是预防流感最有效的手段,但由于流感病毒很容易发生变异,也就是说每年流行的流感病毒都会有些不一样,流感疫苗也会根据流感病毒的变化趋势调整抗原成分,所以流感疫苗每年都需要接种。

通过鼻腔喷雾即可接种的流感疫苗

宝宝再也不怕打针会疼啦

  “以往的流感疫苗都是通过注射来接种的,今年新上市了一种通过鼻腔喷雾来进行接种的流感疫苗,所以流感疫苗不只是通过注射来接种。”张延炀介绍。儿童感染流感很容易引起肺炎等严重并发症,还特别容易在托幼机构和学校造成爆发,因此对6月龄以上儿童以及青少年,推荐接种流感疫苗。但流感疫苗不只是儿童应该接种,老年人、患有慢性基础性疾病的人群、孕妇、医疗卫生人员和社会公共服务的从业人员等,也是流感疫苗接种的重点人群。

提醒:除了流感疫苗

还要看看孩子这些疫苗接种了吗?

  此外,为预防秋冬季传染病,除了流感疫苗,家长们最好还要看看孩子的预防接种证,像麻腮风疫苗、流脑疫苗、百白破疫苗等这些免疫规划疫苗也就是免费的疫苗是不是都打全了,另外水痘疫苗、肺炎球菌疫苗、轮状病毒疫苗等这些自费的疫苗,家长可以根据需要来给孩子进行接种,以增加对孩子的保护。

“金九银十”喜事多,聚集性活动、节日聚餐如何防护?

“金九银十”很多新人办喜事,公众参加这类聚集性活动和节日聚餐时,如何科学有效预防各类传染性疾病?针对秋冬季各类传染性疾病该如何防护?

  河南省疾控中心传染病预防控制所副所长叶莹表示,一些传染病有比较明显的季节性特征,特别是呼吸道传染病,比如流感、麻疹、风疹、流行性腮腺炎、水痘、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流脑)等,此外还有一些消化道传染病,比如手足口病、轮状病毒、诺如病毒引起的病毒性腹泻等,在秋冬季节容易高发甚至出现暴发。

  预防和控制传染病,主要从三个流行环节入手,总体原则是“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

  首先要有预防传染病的意识,尽管引起传染病的病原微生物肉眼无法看到,在人群中传染源大多没有症状,但传染病的威胁一直存在;

  其次,要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主动采取一些预防传染病的措施。注重手部卫生、戴口罩、呼吸道礼仪、注意环境卫生、饮食卫生、均衡营养、加强运动等。

  一旦出现高热、头痛、畏寒、咳嗽、咽痛、打喷嚏、出疹等传染病的相关症状,一定要佩戴好口罩,减少和他人的接触,医院就诊。

  接种疫苗是预防相应传染病最直接、最经济、最有效的手段。目前对于秋冬季高发的传染病,有流感疫苗、水痘疫苗、肺炎球菌疫苗、脑膜炎球菌疫苗、麻腮风疫苗、轮状病毒疫苗等可以进行接种。

  双节期间很多人要参加婚礼和节日聚餐等活动,为减少新冠肺炎及其他传染病发生及传播风险,提醒注意以下三点▼

第一,在参加婚礼等聚集性活动时,要佩戴口罩,保持一米以上的社交距离;

第二,在参加婚宴或节日聚餐时,就餐前要洗手,就餐时要使用公筷,避免个人餐具直接接触菜食;

第三,如果在婚礼或节日聚餐活动前出现发热、咳嗽或腹泻等症状,要医院就诊,根据医嘱决定是否参加婚礼或节日聚餐。

“十一”长假出游归来用不用隔离?专家这样解答

“十一”长假即将来临,出门旅游应如何做好防护?旅游回来后是否需要隔离?

境内游风险较低外出旅行归来无需隔离

  省疾控中心免疫预防与规划所所长张延炀在答记者问中介绍,根据国家卫生健康委的消息,目前我国境内已经没有中、高风险的地区,境内旅游的风险程度较低,外出旅行归来是不需要隔离的。但随着秋冬季传染病高发季节的来临,外出旅游过程中有一些注意事项也是不容忽视。

  出游防护小贴士温馨奉上▼

绿码出行:目前全国大部分地区执行的都是健康码绿色出行的要求,主要是国务院客户端的“防疫行程卡”和“城市健康码”,在人群流动性较大的景区、医院、商场、地铁、车站等场所都需要扫码。所以我们在出发前,需要了解目的地的疫情风险等级和防疫政策,提前填写目的地健康码所需的相关信息,确保绿码出行,健康码非绿码的人员建议不要出游。

健康出行:出行前,要综合考量自身的健康状况,尤其是儿童、老年人、患基础性疾病的人群、孕妇、慢性病患者等应尽量减少外出旅行。另外,建议有发热、干咳、乏力等症状的群众不要出行,既是保护自己也是保护他人。另外,在外出旅行中,建议自行携带口罩、消毒用品等防疫物资和必备药品。

做好旅行防护:在出行途中,乘坐地铁、汽车、火车、飞机、轮船等较为密闭的公共交通工具时,应佩戴口罩,服从、配合运输部门疫情防控期间采取的各项措施;尽可能少触碰公共交通工具上的公用物品,外出回到住处、餐前、便后等要注意及时正确洗手,或用手消毒剂消毒;在彻底清洁双手之前,不要用手触碰口、眼、鼻。

注意饮食卫生:旅行过程中,选择干净卫生、通风良好的餐馆就餐,可考虑自备食品,不要吃野味;共餐时建议分餐制或使用公筷公勺,尽量少接触公共设施和物品,支付时提倡采用非接触式的电子化支付方式;游玩时,携带干净卫生的饮用水,不喝生水;中秋团圆聚餐时,不暴饮暴食,注意荤素搭配,不酗酒。

做好行程记录:在外出过程中,建议朋友们做好行程记录,对乘坐的交通工具记录好乘坐的车次、时间、座位号,对住宿过的宾馆、用餐的餐馆记录好地址、名称、房间号、同餐或同宿人员等,确保一旦出现相关情况可以做到及时追溯。

做好自身健康监测:一旦在出游过程中出现发热、干咳、乏力等症状,医院发热门诊进行排查和诊疗。

  张延炀同时提醒大家,新冠疫情进入常态化防控阶段,但局部疫情反弹的风险仍然存在,秋冬季传染病局部暴发的风险存在,提醒大家要有足够的防护意识,坚持做到常通风、勤洗手、备口罩,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和健康生活方式。

(来源:河南日报)

◆近期


转载请注明:http://www.iockb.com/wadwh/1349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