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肺炎球菌感染 > 疾病危害 > 治病经验葡萄球菌病带图 >
治病经验葡萄球菌病带图
来自石家庄,群友猪病图片--葡萄球菌病
临床症状:该病多见于哺乳期仔猪,是5~6周龄的仔猪常发的一种接触性皮肤疾病,通常在感染后4~6天发病;初生仔猪10日龄以后亦可发病。病初在眼睛周围、耳廓、面颊及鼻背部皮肤,以及肛门周围和下腹部等无被毛处皮肤出现红斑,继之成为3~4mm大小的微黄色水泡并迅速破裂,渗出清朗的浆液或黏液,常与皮屑、皮脂和污物混合,干燥后形成棕褐、黑褐色坚硬厚痂皮,并呈横纹龟裂,具有臭味,触之粘手如接触油脂样感觉,故俗称“猪油皮病”。强行剥除痂皮,露出红色多汁的创面,创面多附着带血的浆液或脓性分泌物。皮肤病变发展迅速,从发现一小片皮肤病变后,在24~48h内可蔓延至全身。触摸患猪皮肤温度增高
,被毛粗乱,渗出物直接粘连,继而可出现M腔溃疡,蹄球部的角质脱落。发病猪食欲不振和脱水,严重者体重迅速减轻并会在24h死亡,大多数在发病10天后陆续死亡。耐过猪皮肤细胞逐渐修复,经30~40天后厚痂皮脱落。该病也可引起较大日龄仔猪、育成猪或母猪乳房发病,但病变较轻,多无全身症状,并可逐渐康复。
治疗:最好应依据药敏试验结果,选择长效抗生素进行治疗。目前对猪葡萄球菌进行治疗可选用头孢类药物(如头孢噻呋,头孢氨苄)、恩诺沙星、磺胺嘧啶-甲氧苄啶,也可选用氨苄青霉素或壮观霉素-林可霉素合用,但对青霉素的敏感性正在逐年降低。发病部位的局部用药也有疗效,可用氯己定与矿物油混合向仔猪皮肤喷洒,或将患病仔猪浸入氯己定溶液中。治疗的同时,应给予患猪充足的饮水和电解多维。转自:手术刀(陈升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