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肺炎球菌感染 > 饮食调理 > 全国预防接种宣传日接种疫苗,防控疾病,守 >
全国预防接种宣传日接种疫苗,防控疾病,守
今年4月25日是第33个“全国儿童预防接种日”,今年的宣传主题是“接种疫苗,防控疾病,守卫健康,守护一生”。
年,国家又对疫苗的接种调整了方案,主要有以下变化:
?国产13价肺炎球菌疫苗已上市。原先的进口13价肺炎疫苗适用于6周龄~15月龄的健康宝宝,接种年龄比较局限。而国产13价肺炎疫苗,6周龄~5周岁的宝宝均可接种。婴幼儿最早6周龄就可以接种国产13价肺炎疫苗,程序有以下几种:
(1)、6周龄至6月龄宝宝接种3剂,每剂间隔至少2个月,于12月龄至15月龄加强接种1剂;
(2)、7月龄到11月龄接种2剂,每剂间隔至少2个月,于12月龄至15月龄加强1剂;
(3)、12月龄至23月龄需接种2剂,每剂间隔至少2个月;
(4)、2~6周岁儿童只需要接种1剂。
?原8月龄接种的麻风疫苗将调整为麻腮风疫苗。
?脊灰疫苗改变接种程序,由1剂注射加3剂口服,调整为2剂注射加2剂口服。
在我国疫苗分为两类:
第一类疫苗:免疫规划疫苗,是由政府免费向公民提供、没有特殊情况必须接种的疫苗。推荐在宝宝到了对应的月龄时尽早安排接种。此类疫苗如果不接种,可能会影响宝宝入托、入园、入学甚至出国。
第二类疫苗:非免疫规划疫苗,是儿童家长自愿选择、付费接种的疫苗,是对免费疫苗的有力补充,可以给孩子提供更加广泛的保护。
第一类疫苗接种时间表
第二类疫苗接种指南
很多家长也不知道该怎么选择二类疫苗,一些预防的疾病严重程度相对较高的疫苗,都是比较有必要接种的,特别是以下这几种疫苗,建议有条件的家庭给孩子接种上:
手足口病疫苗(共2针)
接种理由:手足口病是一种儿童常见传染病,发病人群以5岁及以下儿童为主,我国每年4-6月是手足口病的高发季节。及时接种疫苗虽然不能%预防疾病的发生,但是可以很大程度上减少重症的发生。
Hib疫苗(共3针)
接种理由:接种后,孩子身体内产生有效的抗菌体,能预防hib病毒感染导致婴幼儿的疾病,而在我国5岁以下孩子中的流感每年的传播率达到60%。Hib疫苗的抗病毒率总体达到了94.7%,接种后可以保护宝宝8年,强烈建议宝宝接种。一般情况下,整个疗程要打3针。
水痘疫苗(共2针)
接种理由:水痘是常见病,而且传染性极强,班级里有一个就会传染一大片。据统计,水痘的传染率达到65%-%。水痘会伴随发热、咳嗽、瘙痒等症状,一旦抠破还会留下痘印。水痘疫苗需要打两针,第一针建议在孩子一岁至一岁半之间打,第二针建议在三岁后打。12岁之前的儿童极易得水痘,我国水痘疫苗的预防效果可达到70%-%。
肺炎球菌疫苗(共4针)
接种理由:据统计,全球每年因感染肺炎球菌而患病的比例高达50%,孩子抵抗力弱,容易被病毒侵袭,接种这类疫苗对抵御力会提升很多,不需要宝妈再大把大把的给孩子吃抗生素,避免了耐药性的产生。目前针对儿童的这类疫苗有三种:进口13价疫苗,适用于2周岁以下婴儿;23价适用于2岁以上儿童。
轮状病毒疫苗(共3针)
接种理由:感染秋冬季节的腹泻多是轮状病毒引起,它也是导致婴幼儿严重脱水性腹泻的主要病原。
接种时间:第1针是在孩子6-12周龄;第2针10周-22周;第三针在32周龄前打完。
宝宝接种疫苗的常见问题
问:孩子生病了,能接种疫苗吗?
答:疫苗接种有绝对禁忌症和相对禁忌症,如果孩子存在出现下面几种情况,很多疫苗都不能打了,比如未控制的癫痫、脑病、进行性神经系统疾病,急性传染病患病期间或慢性传染病急性发作期间,有严重心、肝、肾疾病者,过敏体质等是不能打疫苗的。
还有一些情况是相对禁忌症,不是不能打,而是需要往后延缓,比如一些急性病发作期间,如感冒、发烧或者腹泻期间,严重的湿疹等,在治疗期间也不要着急打疫苗,等这些病好了以后才可以接种。宝宝在接种疫苗以前,家长一定要如实告知医生宝宝的身体状况。
问:疫苗能提前或者推迟打吗?
答:因为宝宝的免疫系统发育还不完善,疫苗不能提前打。但如果宝宝出现感冒、发烧、咳嗽、拉肚子或者其他不适合接种的症状,需等症状消失后才能接种。推迟接种疫苗只是推迟了接种疫苗产生保护效果的时间,而不会影响疫苗整体的、长久的保护效果(抗体水平和持久性)。但每一种疫苗都有其严格的接种程序,这些免疫程序都是根据临床试验和多年的研究成果而制定的,在儿童健康状况允许的情况下,建议还是按时接种。
问:不同疫苗可以同时接种吗?
答:在到达最早接种年龄后,多种疫苗可以同时接种,只要不在同一部位接种即可。具体安排请遵医生医嘱。
问:什么是联合疫苗?
答:联合疫苗属于二类疫苗,需要自费接种。联合疫苗有五联(百白破+脊灰+Hib)、四联(百白破+Hib)、三联(AC结合流脑+Hib)。它可以让宝宝少受罪,爸妈少辛苦,大大减少了宝宝的接种次数,也节约很多时间。拿五联来说,如果单个疫苗接种的话,总共需要接种12针;接种五联疫苗,总共需要4针,就可以同时预防这5种疾病,相比来说宝宝可以少挨8次针,爸妈也可以少跑8趟。
接种疫苗的过程中,家长要注意些什么?
接种前
1.带上宝宝的预防接种证,不要折叠、损坏,以便接种门诊打印或登记接种信息。
2.给宝宝换上柔软、宽松的衣服。
3.保证宝宝的饮食和正常休息,因为饥饿和过度疲劳时接种疫苗,容易发生晕针。
4.提前了解宝宝将要接种的是什么疫苗,能预防什么疾病,以及接种禁忌症和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
5.认真阅读并签署《预防接种告知书》,向医生说清孩子健康状况,经医生检查认为没有接种“禁忌症”方可接种
接种后
1.医院观察30分钟,没有异常情况才能回家。
2.回家后让宝宝适当休息,避免剧烈运动,多喝水,注意保暖。
3.留心观察宝宝的表现,少数宝宝在数小时内会有低热,局部红肿、疼痛、发痒,一般不需要特殊处理,可自行缓解。家长只要多给宝宝喂些温开水,让宝宝多休息,保持接种部位的卫生清洁,经过2~3天,就会渐渐地好起来。
4.如果宝宝出现高烧、全身皮疹等异常反应,医院就诊,并将反应情况告知预防接种单位。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