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肺炎球菌感染 > 病理病因 > 致敬它保护了亿万小宝宝,原来今年20岁 >
致敬它保护了亿万小宝宝,原来今年20岁
年7月19日(成都)在全球首个肺炎球菌结合疫苗诞生二十周年之际,由新浪健康、健康时报和成都日报联合发起的“双倍的爱,看见未来”公益直播于成都环球中心举行。
此次公益直播邀请了医院病员中心主任许敏、成医院儿童重症医学科副主任医师张宁、成都天府新区华阳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医务科科长杨嫦和母婴育儿博主银河系李老幺共同做客直播间,不仅回顾了肺炎球菌结合疫苗问世20年间取得的诸多成就,还通过深入浅出的肺炎球菌性疾病科普,帮助准父母和新手父母建立早接种早预防的观念,共同抵御侵害小月龄宝宝健康的肺炎球菌性疾病,守护宝宝健康未来。
肺炎球菌性疾病是由肺炎球菌引起的一系列疾病,包括肺炎、脑膜炎、败血症等。该疾病容易侵袭2岁以下宝宝,致残率和致死率双高,还可能引发智力低下、视力受损、听力低下和瘫痪等严重的后遗症。世界卫生组织(WHO)已将其列为“需极高度优先”使用疫苗预防的疾病。
全球首个肺炎球菌结合疫苗于年在美国上市,年升级版的肺炎球菌结合疫苗问世,5年后,中国内地的宝宝也可以在家门口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接种到肺炎球菌结合疫苗,免受肺炎球菌性疾病的危害。
坚持初心
不断前进的二十年
二十年间,医务工作者们一直在努力促进母婴健康观念的培养,其中很重要的一环便是提倡和宣导母乳喂养和预防接种。
母乳里包含了出生6个月以内的宝宝生长发育所需的全部营养,以及丰富的抗感染物质,能够帮助宝宝构建起第一道免疫防线。然而,这些保护性抗体并非一直存在,医院病员中心主任许敏指出:“来自母体的抗体在宝宝6月龄后就消失了,然而此时宝宝的免疫系统未发育完全,这样的免疫空窗期便给肺炎球菌入侵宝宝提供了机会。”
肺炎球菌是引起儿童呼吸道感染最常见的细菌。2岁以下宝宝由于免疫力比较低,是侵袭性肺炎球菌疾病的高危人群,而一旦被感染就可能会引起肺炎、脑膜炎、败血症等等。在过去的20年里,肺炎球菌疾病仍然是2岁以下宝宝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
对此,许敏指出:“对于此类致病菌,最经济有效的方式就是接种疫苗,二十年前没有针对性的疫苗可以接种,二十年后的今天,宝宝们在家门口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就可以接种到肺炎球菌结合疫苗,这是中国免疫规划政策发展和进步的一大体现。因此我们建议宝宝在6周龄时就开始进行规范的预防接种,以加强宝宝的防病能力,减少肺炎球菌性疾病对宝宝健康的危害。”
保护小月龄宝宝
免受肺炎球菌侵袭的二十年
肺炎球菌是2岁以下宝宝获得性感染中最常见的病原微生物之一,可能引起侵袭性和非侵袭性疾病,而侵袭性疾病的危险程度大大高于非侵袭性疾病。
“我曾遇到一位因为肺炎球菌感染入院的患儿,经过治疗脱离了生命危险,但出现了严重的并发症——化脓性脑膜炎,经过医护人员的全力救治后患儿恢复了正常的精神状态,然而在约1岁11个月时,患儿又出现了严重的肢端坏死,严重到需要截肢。”成医院儿童重症医学科副主任医师张宁说到。
肺炎球菌性脑膜炎是一种侵袭性肺炎球菌性疾病,在脑膜炎幸存者中,长期神经系统后遗症的发生率可高达24.7%,表现为智力低下、脑瘫、耳聋等;在发展中国家,肺炎球菌性脑膜炎的病死率达50%。
一直以来抗生素是肺炎球菌性疾病的临床治疗的主要手段,只是随着抗生素不合理使用情况的增加,由此导致的耐药性问题也日益严重。“20年前没有疫苗,面对肺炎球菌性疾病孩子们只能被动的治疗,医生可以帮助遭遇肺炎球菌侵袭的宝宝,尽量减少肺炎球菌的危害,但医生能做的很有限。二十年后的今天,针对肺炎球菌性疾病的疫苗在不断升级,人们的疾病预防观念也在升级,我们更希望看到越来越多家长有早接种早预防的意识,让宝宝免受肺炎球菌侵袭。”
张宁建议准父母和新手父母可以提前一步帮助孩子做好疫苗规划,保护孩子免受肺炎球菌性疾病侵袭。“家长可以在宝宝出生30天后就预约首针肺炎球菌结合疫苗,宝宝应该在6周龄就开始接种首针疫苗,在6个月之内完成基础免疫接种,12-15月龄完成加强针,按时接种疫苗才是最安全,最便捷,最有效的抵御疾病的方法。”
20年健康守护
让宝宝看见美好未来
二十年来,随着疫苗种类的增加和疫苗的普及,越来越多的非免疫规划疫苗加入到守护宝宝健康的队伍中,家长们对孩子的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