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M呼吸道病毒细菌共感染

导读

根据年国际期刊CurrentOpinioninMicrobiology发表的文献综述报道,先发性呼吸道病毒感染倾向于引起继发性细菌感染,而这种相互影响的机制是多样的。通过对这些机制的深入研究了解,有助于开发预防疾病的新工具和新治疗手段。

原文标题:Viral–bacterialco-infectionsintherespiratorytract

1

什么是呼吸道病毒-细菌共感染

年甲型流感病毒爆发,在全球引起近5亿人感染,并造成超过万人死亡,只有少于5%的人死于先发的流感病毒感染引起的类似急性呼吸道窘迫综合症,而90%的人死于继发的细菌性感染引起的急性支气管肺炎。

年后至今还爆发过3次流感大流行,由于医疗条件逐渐改善和抗生素投入使用,死亡率有所下降,但是共感染的发生率依然非常高,并且呼吸道病毒感染可以引起多种部位细菌感染,如8%的上呼吸道病毒感染儿童出现鼻窦炎,肺炎链球菌、流感嗜血杆菌、卡他莫拉菌、葡萄球菌和呼吸道厌氧菌是主要的感染菌;还可以引起继发性中耳炎,主要致病菌是肺炎链球菌、流感嗜血杆菌、卡他莫拉菌等。

2

病毒-细菌共感染的机制

目前,我们已通过动物模型研究了解到一些病毒细菌共感染的机制,示例如下:

损伤气道的上皮细胞,使细胞畸变、丢失导致基膜暴露;

减弱纤毛的运动频率,破坏黏膜纤毛清除细菌功能;

增加上皮细胞受体有效性从而增加了细菌的粘附;

使巨噬细胞、树突细胞和T细胞等抗原呈递细胞功能异常;

扰乱吞噬细胞功能;异常表达宿主防御相关蛋白;

病毒诱导的1型干扰素改变免疫反应的表型;

增强炎症因子表达;

广泛的免疫抑制导致宿主免疫功能瘫痪;

病毒介导的生物膜细菌释放;

病毒导致的营养免疫失调;

病毒诱导的微生物组改变,导致与二次感染有关的病原增加。

Theinterplaybetweenvirus,hostandbacteriainco?infections

病毒-细菌共感染与宿主间相互影响关系图

图片引自:McCullersJA.Theco-pathogenesisofinfluenzaviruseswithbacteriainthelung[J].NatureReviewsMicrobiology,,12(4):-.

3

开发新治疗手段和预防措施的机会

1.鉴于病毒疫苗开发难度大,接种用于抵抗继发细菌感染的疫苗可能是一种可选的方法;

2.除了预防感染,早期抗病毒治疗(金刚乙胺、扎那米韦、奥司他韦)也用于病毒-细菌共感染的案例中;

3.在控制细菌复制的情况下降低宿主过度的免疫反应,如动物实验中采用阿奇霉素联合地塞米松治疗双重感染的小鼠能达到非常好的疗效。

4

二代高通量测序(NGS)

在呼吸道病毒-细菌共感染诊断中的作用

二代测序作为一种无偏性、高覆盖度的测序技术已越来越多地用于临床病原诊断。根据测序获得的核酸序列与微生物专用数据库序列进行比对,可以在无需预知感染类型的情况下,同时鉴定样本中存在的多种类型的疑似病原体,包括细菌、真菌和DNA或RNA病毒等。这不仅有利于提前诊断病毒引起的继发性细菌感染,还可应用于可能存在的多种类型病原同时感染的诊断。

点击“阅读原文”,了解详细内容。

MicroNGS病原感染频道

正式上线啦!

菜单栏点击-

即可回顾专家文章,快来尝鲜吧!

降低出生缺陷加强肿瘤防控

精确治愈感染助力精准医学

长按







































白淀风
白蚀症



转载请注明:http://www.iockb.com/wadwh/10944.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