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A水疗浴池感染控制指南

视觉丨那颜

来源丨香港卫生署卫生防护中心

修订丨年6月

商业水疗浴池感染控制指引

目录

1.引言

2.作康乐用途的水设施可传播的疾病

3.感染控制

4.使用者的卫生守则

5.浴池、设备及浴池周围环境的洁净工作

6.浴池受污染的情况

7.水质管理

8.空气质素管理

9.浴池的安全

10.浴池的保养

参考资料

附录I–水疗浴池使用者须知

附录II–健康预防措施

附录III–水疗浴池保养记录样本

1.引言

水疗浴池在香港日趋普及。然而,水疗浴池的构造、高水温,以及使用频繁等情况,全部均有利各种微生物滋长。保持浴池水质洁净可算是极具挑战性的工作。

水疗浴池是独立浴池,池水温暖而搅动,供使用者坐在或躺在(水浸至颈部)其中,但并非供游泳用。池水经加热、过滤和化学消毒。水疗浴池不会在使用者每次使用后便排走池水、进行清洁工作或重新注水,而是经众多使用者使用后或在一段长时间后才会进行这些工作。

商业水疗浴池是设于商业机构或公共建筑物内的水疗浴池,通常供到该处所的人士使用。设置商业水疗浴池的场所通常包括酒店、健康中心、美容院、健身室、体育中心和体育会、游泳池场馆及度假营。

员工、使用者及任何人士均可能因接触水疗浴池的池水或雾气而受到感染。本指引旨在协助负责管理及/或经营水疗浴池的人控制感染风险。

2.作康乐用途的水设施可传播的疾病设计或操作不良的水疗浴池会对公共卫生构成重大危害。水疗浴池较游泳池细小得多,而使用者人数与池水容量相比,比例亦属较高,故水疗浴池中的有机物质数量远高于游泳池。这些情况均让病原体在水疗浴池中容易生长。因此,水消毒是控制措施的关键,但水疗浴池池水加温和有机物含量高均会使有效的消毒难以维持。多种病原体都与使用康乐用途的水设施的池水有关。这些病原体均会影响皮肤、耳朵、眼睛、胃肠道和呼吸道。

2.1胃肠道疾病池水一旦受污染,可引致使用者患上肠胃炎、伤寒、隐孢子虫病和杆菌性痢疾。

2.2呼吸系统疾病使用者可经由紧密接触的环境或处理不当的池水而感染感冒、鼻窦炎和咽喉炎。搅动的池水会导致雾气形成,让人体吸入。这表示即使不在水疗浴池紧接范围内的人亦可吸入雾气。如雾气带有退伍军人杆菌,情况尤为严重。

2.3眼、耳、鼻、咽喉及皮肤感染池水中如有病原体,可导致使用者眼、耳、鼻、咽喉和皮肤感染。紧密的身体接触和媒介物(例如毛巾)亦可传播脚癣、脓疱疮和疣。

3.感染控制

感染控制须多管齐下,包括妥善的制度(风险评估及管理;标准操作程序;处理意外、事故及紧急情况的措施;巡查;审查;持续质素改善、保存记录方式等)、适当的人员(员工安排、督导、培训、资格等)、妥善的控制措施(过滤、消毒、浴池规则、指示牌、使用者教育等),以及妥善的环境控制措施(水质监测、通风控制及负荷率等)。

4.使用者的卫生守则

4.1使用者有腹泻时不得使用水疗浴池。

4.2使用水疗浴池前,使用者应冲身和淋浴,以及如厕和洗手。

4.3使用者须知浴池经营者应向使用者提供适当使用水疗浴池的书面须知(参见附录I)。使用者的行为因素(例如浸泡时间的长短、在特定的时间内的使用者数量,以及使用者的各种行径—溅起池水和把头部浸泡在水中等),均与患病的风险有直接关系。

4.4健康预防措施孕妇或有附录II所述病理情况的使用者,在使用水疗浴池前应先征询医生的意见。浴池经营者应向使用者提供有关健康预防措施的资料单张。

5.浴池、设备及浴池周围环境的洁净工作应定期而有系统地清洗和消毒浴池及整个系统。经营者宜订定常规洁净程序。

5.1每日例行洁净程序

a.以适当浓度的消毒剂(例如次氯酸钠,以1份5.25%的漂白水与99份清水混和,使有效氯成分为百万分之分(ppm))清洗大堂、淋浴间、洗手间和更衣室范围,再以大量清水彻底冲洗干净,然后抹干。

b.清除水面的油脂、毛发和可见的污物(在有需要时应使用抽吸设备)。

c.如可行时,把水疗浴池遮盖起来,以减少环境受污染的程度(例如沾上碎屑和污垢)。

d.抹干浴池周围的水,尤其是角落位置和污水排放口,以防止蚊子和细菌滋生。

e.提供给使用者的浴衣或毛巾,每次用后应清洗并消毒。

5.2每周例行洁净程序

a.每周或当滤水器压力有变时更频密地回洗滤水器。

b.清洗池壁、池底、扶手和楼梯,以清除顽固污渍。

c.清洗淋浴设施,以清除积聚的污垢和肥皂。

d.检查瓷砖有否破损。

5.3高氯化处理程序不建议使用高氯化处理程序作为常规程序,或即使偶尔以高剂量的冲击性方法来消毒,以补浴池处理程序的不足,也属不宜。这是欠妥的做法,也会产生不良的副产品。然而,假如出现问题-可能微生物测试的结果不佳,或在处理时出现灾难性事故-则可能须进行高氯化处理。此外,这也可以是解决使用者腹泻造成污染问题的方法,因为一些肠道病原体(例如隐孢子虫卵囊)无惧正常水平的残余氯气。

5.4排空池水和清洗浴池大型浴池的污染物含量相对上低于小型浴池,因此考虑到实际可行的因素后,相隔较长时间才排空池水一次,也许亦属合理。一般来说,每星期排空池水和彻底清洗浴池一次。

6.浴池受污染的情况

6.1如水疗浴池发生污染事故,最安全的做法是排空池水,洁净和予以消毒,

然后才重新注入池水和开放浴池。小型浴池更应这样做。

6.2浴池中的排泄物

a.有关程序须视乎粪便是否成形和能否完整地移除。如属固体粪便,应立即使用长柄勺子或细孔网从浴池中捞走粪便,并经厕所冲走(切勿倒进浴池排水渠)。必须确定已捞走和处置所有粪便,否则粪便可能会广泛散布在浴池中,届时便须关闭浴池,并须考虑以下处理松散粪便的建议。在此过程中曾使用的所有设备,均应以1%的次氯酸钠溶液消毒。如浴池正使用适当的残余消毒剂妥善运作而酸硷值正常,则无须采取进一步行动。

b.如粪便属松散的状态,则须关闭浴池;尽可能清除和处置最多的粪便(例如以真空吸走、清扫走);在浴池进行高氯化处理,即以百万分之20分的次氯酸钠留置13小时或以百万分之50分的次氯酸钠留置5小时;当浴池的残余消毒剂和酸硷值处于正常水平时,便可重新开放浴池。在进行高氯化处理时,应关闭和避开紫外线或臭氧装置。浴池的装置(包括阀等)均应能抵受高氯化处理。

6.3浴池中的呕吐物应把浴池暂时清场,以便清除污染物,以及让残余消毒剂中和感染性微粒。待残余消毒剂含量和酸硷值水平的测试达满意程度时,浴池才可再开放使用。

6.4处理溅在池边的血液、体液或其他可能会传染的物质

a一旦有上述物质溅在池边时,员工须穿着适当防护衣物,立即在浴池表面进行除污工作。有关适当的个人防护措施建议,请参阅卫生防护中心发布的《感染控制指引》中「个人防护装备」一节。

b以用后即弃的吸水性物料清除可见的血液,再以1份家用漂白水(5.25%次氯酸溶液)混和4份清水的溶液,沾湿抹布或抹手纸加以擦拭,待10分钟后,以清水过净。

c处理其他体液(例如呕吐物)时,应先以用后即弃的吸水性物料清除可见的物质,然后再以1份家用漂白水(5.25%次氯酸溶液)混和49份清水的溶液来消毒,待15至30分钟后,以清水过净。

6.5维修人员的培训和资格员工应了解水疗浴池的潜在健康风险,制订必要处理程序,而设备和化学品则安排妥当并可随时取用。所有浴池均应备存书面程序,作为其紧急行动计划的一部分,载述在发生污染事故时应采取的行动。员工必须接受进行该等处理程序的培训,并记录所接受的培训内容。此外,浴池还应备存已装置的水处理示意图,这对知悉浴池的操作和在发生问题(包括爆发传染病)时进行调查,至关重要。

7.水质管理

浴池营运者应确保已按下述规定的标准经办浴池。

7.1消毒剂初级消毒杀死细菌和病毒(残余消毒剂可防止交叉污染);第二级消毒(臭氧或紫外线)加强杀灭感染性生物(特别是隐孢子虫)。

a氯氯是常用的池水消毒剂,有效、快速见效和具有残余效力。其活性成分为次氯酸(HOCl)和次氯酸根离子(OCl-),其中前者属较强力的消毒剂。

游离氯含量(FC)即次氯酸和次氯酸根离子的含量,其消毒效果受酸碱度影响:水的碱性愈高,消毒效果便愈弱。游离氯含量应介乎百万分之3至5分之间。结合氯含量(CC)即氯胺的含量,是由浴池中氯和氮的化合物反应而形成,必须低于百万分之1分。总氯含量(TC)的定义是总氯含量=游离氯含量+结合氯含量(TC=FC+CC)。量度浴池的游离氯含量、结合氯含量和酸碱度能确定氯的消毒能力,因此十分重要。

b臭氧或紫外线

臭氧或紫外线一般不会单独用作浴池消毒剂,但会在浴池内与氯一并使用。当臭氧或紫外线与氯一并使用时,可容许游离氯含量有所降低。

7.2水平衡为确保消毒剂在水中能有效发挥其消毒作用,保护使用者免受不良影响,同时保养浴池和设备免受侵蚀或形成积垢,水平衡便须维持于理想水平。

7.2.1酸碱度

a理想的酸碱度为7.4,而池水的酸碱度应保持于7.2至7.8之间。

b随着酸碱度上升,游离氯便会失去其消毒效能。

c当酸碱度为7.5时,约有50%的游离氯可有效杀灭感染性生物。

7.2.2总碱度

a总碱度是池水中碱性离子的数量。碱性离子具缓冲作用,可防止酸碱度有所波动。

b理想的总碱度应为每升池水的碳酸钙(CaCO3)含量介乎80至毫克之间。

7.2.3钙硬度

a池水的钙硬度太低或太高会导致出现侵蚀倾向或积垢形成。

b理想的钙硬度应为每升池水的碳酸钙含量介乎75至毫克之间。

7.3清晰度为了安全和有效进行消毒,池水必须保持清澈。微粒会令池水变得混浊,并会罩护着微生物,使消毒剂无法直接接触到微生物。因此,必须进行过滤程序,去除微粒。

7.3.1维持清晰度浴池滤水器的设计不能清除细菌,只是令池水保持清澈。清晰度可透过调节过滤循环所用的时限来维持。应经常定期进行滤水器回洗及水泵清洗工作。

7.3.2可通过以下方法检查池水清晰度

a视察池底最深处的标记或其他特征。从浴池侧望,标记应清晰可见。

b以悬浮体散射浊度单位检测池水清晰度时,不应超逾0.5个单位。

7.4水温浴池的水温应维持在摄氏35度至37度之间,且不应超逾摄氏40度。

7.5微生物质素

7.5.1水疗浴池应每月进行一次微生物质素测试。如装置出现问题、在浴池受污染后(或因爆发疾病而进行调查),或如浴池因故关闭,便须现场抽查池水。测试结果不佳亦表示须进一步测试。

7.5.2取样工作应在浴池使用期间进行,最好是在使用人数众多的时段或在紧接此时段之后的时间进行。取样最佳的位置是在浴池深处,且远离进水口。浴池水流设计复杂,池水流向不同区域时,或须抽取数个样本。

7.5.3用于分析的样本必须清楚标明客户的名称、地点、取样位置、日期、时间,以及所需的分析。取样时也须同时现场测试游离氯、结合氯和酸碱度的水平。这些现场测试结果有助正确诠释细菌的测试结果。

7.5.4池水样本必须符合下列的细菌标准:

a.每个在任何时候于浴池内任何位置所抽取、容积为毫升的池水样本,均不得含大肠杆菌。

b.在摄氏37度,以48小时平板计数方法厘定的细菌总数方面,每毫升池水不得有超过个菌落形成单位。

7.5.5当怀疑出现卫生问题或爆发传染病时,进行绿脓杆菌、金黄葡萄球菌或退伍军人病症杆菌测试,可作为对水质进行更广泛调查的一环。

7.5.6池水取样瓶应由进行测试的化验室提供。取样瓶应坚固不易破裂,内载所使用消毒剂的中和剂。抽取样本时,应先拔去塞子或瓶盖,确定取样瓶内部或瓶盖并无接触任何物件,以瓶颈向下的方式将取样瓶浸入水面以下15厘米(或6吋)的位置,然后把取样瓶倾斜,以水平面向朝向水流方向,让池水注入瓶中。取样瓶一旦注满池水,立即从水中取出瓶子,盖上塞子或瓶盖。样本不应受光线照射,并放置于温度大约摄氏2至8度的隔热容器内,然后立即送往化验室,以取样后4小时内送达为宜。

7.6水质测试方法与次数

a氯含量只应使用以N,N-二乙基对苯二胺(DPD)比色法量度游离氯含量的测试包。每日应测试池水的游离氯含量至少两次,在浴池高使用量的时段更应把测试增至每小时一次。

b酸碱度应使用比色测定法或酸碱度测试仪,测出的酸碱度应介乎参考范围±0.2酸碱度单位之间。每日应测试池水的酸碱度至少两次,人多使用时更应把测试增至每小时一次。

c总碱度与钙硬度应使用采用甲基橙、溴甲酚绿或溴酚蓝等合适指标的滴定法,并应在水平衡受到干扰时进行这两项测试。

d清晰度在开放浴池供人使用前,应目视池水的清晰度,每日至少一次。

e水温在每个工作天开放浴池供人使用前,应先量度水温。

f工作记录簿应在浴池所在地放置工作记录簿,并在获授权人员要求时出示,以供检查。记录簿必须载有浴池操作的详细资料,包括须进行的测试、池水样本的所有化学及微生物测试结果、水温和清晰度。记录簿上的所有记项须由职员签署和填写日期。(附录III)

8.空气质素管理(只适用于室内浴池)

8.1通风理想的通风状况应为每小时换气6至12次。

8.2浴池范围的环境温度宜较池水温度低摄氏10度以下。摄氏22度至28度的气温对浴池使用者较为合适。

8.3浴池范围的相对湿度应维持在百分之50至70之间,且愈低愈好。

8.4应每天检查室温及相对湿度,并将结果记录在工作记录簿内。(附录III)

空气与水质参数及测试次数摘要

备注:以上数值适用于以氯作为主要消毒剂进行消毒的浴池。鉴于浴池的消毒、过滤及建造方法不一,个别营运者可根据浴池制造商的指示或保养服务商的意见,采用不同的浴池参数,但须确保池水安全卫生。

9.浴池的安全

9.1应在浴池范围安装求助或通讯设备,例如电话及求助电铃等。

9.2应向员工提供急救程序培训和定期进行浴池紧急事故演习。

9.3应备有可供使用并妥善保养的急救设施。

9.4确保能清晰看到淹没物。

9.5避免池边地面湿滑。

9.6确保所有出入口均畅通无阻。

9.7排水管的设计及配置必须恰当,以免使用者因陷入排水管而受伤。

9.8应把在浴池/浴池范围发生的所有事故记录在事故记录簿内。

10.浴池的保养

10.1纠正和定期预防性保养工作

a热水器系统

b水循环系统(抽水系统)

c水质过滤系统(滤水器系统)

d水消毒系统

e所有电力装置

f所有清洁设备

10.2周年大检应排清池水、彻底检查浴池的瓷砖、瓷砖边缝和装置,每年至少一次。应处理因水垢而损坏的瓷砖边缝及染有污积的瓷砖(因酸碱度控制不当及水平衡欠佳所致)。

附录I

水疗浴池使用者须知

使用水疗浴池前

1.如有腹泻,不要使用水疗浴池。

2.不宜饮酒。

3.不宜过饱或过饥。

4.先行淋浴。

5.先如厕并洗手。

6.检查身体,如有红疹、皮肤敏感、伤口或擦伤,可能引致感染,应小心处理。

7.如有需要,请先征询医生的意见,以确定你是否适宜使用水疗浴池。

使用水疗浴池期间

1.地面湿滑,必须小心注意。

2.如有不适,通知浴池的工作人员。

3.切勿在浴池范围奔跑。

4.切勿跳入浴池或潜入池水中。

5.切勿把头部浸入水中。

6.进出浴池梯级时使用扶手。

使用水疗浴池后

1.淋浴。

2.把使用过的衣物摆放在指定的架上/篮子内。

3.如有不适或不良反应,通知浴池的工作人员。

附录II

健康预防措施

如有下列病理情况,请先征询医生的意见,以确定你是否适宜使用水疗浴池。

1.高血压/低血压

2.呼吸系统疾病,例如哮喘、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肺结核、肺炎

3.缺血性心脏病、血管毛病

4.中风

5.传染性的皮肤病,例如香港脚

6.其他皮肤病,例如红疹、牛皮癣、过敏反应

7.羊痫症

8.外露的伤口

9.糖尿病

10.结膜炎或耳炎

11.怀孕

12.性病

13.大小便失禁

14.尿道感染

15.肾衰竭

16.在最近6个星期内曾接受放射治疗

17.发烧

18.晕眩

19.有外置固定器/外置导管

参考资料

1.卫生防护中心感染控制处。《感染控制的基本事宜:个人防护装备》。可于







































北京那家医院治疗白癜风好
北京哪家治疗白癜风专业



转载请注明:http://www.iockb.com/wadwh/1112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