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肺炎球菌感染 > 疾病危害 > 科普肺炎球菌性疾病了解一下 >
科普肺炎球菌性疾病了解一下
什么是肺炎球菌性疾病?
肺炎球菌性疾病(PneumococalDisease,PD)是全球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之一。肺炎链球菌(Streptococuspneumoniae,Spn)是引起儿童肺炎、脑膜炎、菌血症等严重疾病的主要病原菌,也是引起急性中耳炎和鼻窦炎等的常见病因。
据世界卫生组织估算,年全球约有万名5岁儿童死亡,其中约47.6万名死于Spn感染,且发展中国家Spn感染的发病率和死亡率远高于工业化国家,其中大多数死亡发生在非洲和亚洲。Spn也是引起中国婴幼儿和老年人发病和死亡的重要病因。全球5岁儿童PD病例数最高的10个国家全部位于非洲和亚洲,占全球总病例数的66%,而中国位列第二,占全球总病例数的12%。
肺炎链球菌是怎么传播的?
肺炎链球菌广泛分布于自然界,人类是唯一的宿主,它经常临时定殖于人类的鼻咽部,尤其爱藏匿于婴幼儿中。
肺炎链球菌在人与人之间传播,一般经由呼吸道飞沫传播或由定殖菌导致自体感染。感染的危险性随年龄、基础疾病、生活环境等不同而具有较大的差异。婴幼儿和老年人感染的危险性相对较高。
儿童易感人群和危险因素包括:
01
年龄小于2岁,发病率远高于其他年龄段人群;
02
处于托幼机构等集体单位;
03
患有镰状细胞病(SCD)、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慢性心肺病等;
04
人工耳蜗植入者或脑脊液漏;
05
早产儿、低出生体重儿、缺少母乳喂养、营养缺乏以及室内空气污染;
06
暴露于吸烟环境及多子女的家庭是健康儿童感染肺炎链球菌的危险因素。
成人易感人群和危险因素包括:
01年龄大于65岁
02在年龄在19-60岁同时伴有:
A
慢性疾病:慢性呼吸道疾病,尤其是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和哮喘患者;慢性心脏病,并随心脏病严重程度的增加而增加;糖尿病,血糖水平越高,感染危险越高;慢性肝病和肝硬化、慢性肾功能衰竭、肾病综合征;
B
免疫功能受损者(HIV感染,血液肿瘤、泛发性恶性肿瘤,功能性或解剖性无脾者、脾功能障碍、器官和骨髓移植受着)和免疫抑制药物应用;
C
人工耳蜗植入者或脑脊液漏;
D
吸烟酗酒,吸烟可能是具有免疫能力的成年IPD患者最大的独立危险因素,随着年吸烟量的增加风险也增加;
E
反复发作呼吸道感染、吞咽障碍、咳嗽反射减退;
F
医源性因素,如气管插管、气管切开、呼吸机应用、鼻饲管和H2受体阻滞剂的应用、抗生素及激素的不合理应用等;
G
近期感染流感病毒以及其他呼吸道病毒。
预防肺炎球菌性疾病的措施
1、接种疫苗是预防肺炎球菌性疾病的最有效措施
年世界卫生组织(WHO)将儿童肺炎球菌性疾病列为“需极高度优先”使用疫苗预防的疾病。
2、其它非疫苗预防措施
预防感染性疾病的一般措施可预防肺炎球菌性疾病。
01
相关研究显示,非纯母乳喂养、营养缺乏以及室内空气污染等可能是儿童人群患该病的危险因素。因此出生头几个月鼓励纯母乳喂养、锌元素的补充等。
02
在生长发育阶段,根据发育状况给予足够的营养,及时合理地添加辅食。要积极防治佝偻病等营养性疾病,因其与肺炎的发生及治疗效果均有较密切的关系。
03
多到户外活动,锻炼身体,增强体质,提高自身的免疫力,增强对寒冷天气的适应能力。
04
应保证居室内空气流通,减少室内空气污染。
05
由于细菌常经由飞沫传播,在家人或周围儿童患流感等呼吸道感染性疾病时,要尽量减少接触,避免交叉感染。在疾病流行期避免在人群较多的公共场所活动。
06
鼓励戒烟,合理使用抗生素,积极治疗基础疾病。
07
做好儿童常规疫苗接种,如麻疹、流感疫苗接种,对预防肺炎链球菌感染有积极意义。
觉得不错请分享并点赞!!!
来源:文字来自中华预防医学会,图片来自百度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