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类疫苗要不要打
宝宝的整个婴幼儿时期要进行多次预防接种,接种的疫苗包括国家免费提供的一类疫苗和需要自费接种的二类疫苗。对于一类疫苗,不存在选择的问题,妈妈都认为是宝宝必须打的;而二类疫苗是否要打,不少妈妈就拿不定主意了。
“二类”≠不重要
一类疫苗主要包括卡介苗、乙肝疫苗、脊髓灰质炎疫苗、百白破疫苗、麻腮风疫苗、乙脑疫苗、流脑疫苗、甲肝疫苗等。一类疫苗预防的传染病是各地区普遍流行的疾病,不论宝宝体质强弱,都容易被感染,而且传染性强,致死率和致残率较高。二类疫苗主要包括B型流感嗜血杆菌疫苗、肺炎球菌疫苗、水痘疫苗、轮状病毒疫苗、流感疫苗等。二类疫苗所预防的疾病相对来说传染性、流行性和危害性要低一些,但仍会对宝宝造成一定的危害,尤其是抵抗力差的小宝宝。
由于国家不能完全负担所有疫苗的费用,目前只能免费为宝宝接种一类疫苗,二类疫苗需要自行承担费用,所以国家不实行强制接种。这并不等于二类疫苗不重要。例如肺炎球菌性疾病被世界卫生组织列为“极高度优先”使用疫苗预防的疾病,而属于二类疫苗的肺炎球菌疫苗,能有效预防肺炎球菌感染引起的肺炎、脑膜炎、中耳炎、鼻窦炎等发病率、致残率、死亡率很高的疾病。
“二类”≠更高风险
由于二类疫苗是自愿接种,有些妈妈会怀疑它的安全性,其实这种担心是不必要的。接种疫苗后,有少数宝宝会出现轻微的反应,如接种部位有红肿或硬结、轻微的发热、一过性皮疹等。只要给宝宝多喝开水,避免着凉,疫苗反应会在一两天内好转、消失,不会伤害宝宝的身体。这类反应在接种一类或二类疫苗后都可能出现,没有明显区别。
“二类”≠效果不好
一些妈妈听说周围亲戚朋友的宝宝没有打过二类疫苗,身体照样很健康,并没有比打过二类疫苗的宝宝多得病,因此对自己的宝宝是否要打二类疫苗犹豫不决。事实上,科学看待预防接种不能仅从个例看,个别宝宝的经验不能套用在整个婴幼儿群体上。无论一类疫苗还是二类疫苗,即使宝宝不接种,也不是一定会发病,而接种能有效避免患病的可能性,相当于给宝宝上了保险。所以不能理解为疫苗白打了。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