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知识知多少肺炎链球菌

疾病知识知多少——肺炎链球菌

肺炎链球菌(学名:Streptococcuspneumoniae)是一种球状的革兰氏阳性菌,持有α溶血性,链球菌属下的一种菌。肺炎链球菌是大叶性肺炎等疾病的主要致病菌,同时还被用于体液免疫研究。

基本简介

肺炎链球菌

肺炎链球菌简称肺炎球菌,在自然界中分布广泛,可以在5-10%的健康成人及20-40%孩童的鼻咽内发现,在某一些环境,尤其是一些经常与人接触的地方(如医院或军营),可以发现更多的数量。多数不致病或致病力很弱,少数致病力较强,其能否致病与荚膜有密切关系,因荚膜能抵抗人体内吞噬细胞的吞噬作用而大量繁殖,是细菌性大叶性肺炎的主要病原体。

肺炎链球菌

染色革兰染色阳性,菌体呈矛头或瓜籽仁状,直径约1um,常以钝端相对、尖端向外成双排列,无鞭毛,无芽孢。在机体内或含血清的培养基上有较厚的荚膜,人工培养后荚膜逐渐消失。革兰染色时荚膜不着色,表现为菌体周围透明环。菌体衰老时,或由于自溶酶的产生将细菌裂解后,可呈革兰染色阴性。

抗原构造

1、荚膜多糖抗原:存在于肺炎链球菌荚膜中。根据荚膜多糖抗原性的不同,可将肺炎链球菌分为84个血清型,分别以1、2、3、4等表示之,个别型还可分成不同的亚型,如7A、7B、7C和7D亚型。其中有20多个型别可引起疾病,以1-3型致病力较强。

2、菌体抗原

(1)、多糖:存在于肺炎链球菌细胞壁中,为各型菌株所共有,具有种特异性。C多糖可被血清中C-反应蛋白沉淀。在Ca2+存在时,C多糖可与血清中一种称为C反应蛋白(CRP)结合,激活补体,促进吞噬细胞的吞噬功能。正常人血清中CRP含量极微。当急性炎症时含量剧增,故用C多糖来检测CRP对活动性风湿病及急性炎症性疾病的诊断有一定意义。

(2)、M蛋白型特异抗原。

抵抗能力

较弱,加热56℃15-30min即被杀死。对一般消毒剂敏感,在3%苯酚或0.1%升汞溶液中1—2min即死亡,对肥皂也很敏感。有荚膜的肺炎球菌在干痰中可存活1—2个月。对青霉素、红霉素、林可霉素等敏感。

传播途径

通过人传人的飞沫感染而传播。

易感人群

肺炎链球菌

任何人,皆可被肺炎链球菌感染,但以下3类人士特别容易受到侵袭:

65岁以上人士;

5岁以下儿童,特别是2岁以下的幼童;

高危人群,如长期病患者等。

以年龄层论,受肺炎链球菌侵袭,引致侵犯性肺炎链球菌疾病的最高危者,是5岁以下的小儿,特别是2岁以下的幼童。一旦受到侵袭,死亡率最高的是年长的老人家及有长期病患的高危人群。

中国年妇幼卫生事业发展报告指出,肺炎位列中国五岁以下儿童死因的第二位,在重症肺炎中,约有50%是由肺炎链球菌引起的。肺炎链球菌不仅是小儿肺炎的主要“元凶”,也是引起肺炎死亡的重要病原。婴儿从6月龄起母传抗体逐渐消失,因此6月龄到2岁是儿童侵袭性肺炎链球菌性疾病发病率最高的时期。

流行季节

季节性肺炎链球菌感染最常发生在冬季和初春,这个时段也正是伤风感冒等上呼吸道感染的高峰期。

致病物质

1、荚膜:是肺炎链球菌主要的致病因素。有荚膜的肺炎球菌可抵抗吞噬细胞的吞噬,有利于细菌在宿主体内定居并繁殖。

2、肺炎链球菌溶血素:高浓度时对实验动物有致死性。对人的致病机制尚待确定。

3、紫癜形成因子:注入家兔皮内,可产生紫癜及出血点并伴有内脏出血。紫癜形成因子与人类肺炎球菌感染间的关系尚不明确。

4、神经氨酸酶:在新分离株中发现,能分解细胞膜糖蛋白和糖脂的N-乙酰神经氨酸,与肺炎链球菌在鼻咽部和支气管黏膜上定植、繁殖和扩散有关。

所致疾病

肺炎

1、主要引起人类大叶性肺炎:

(1)、成人75%的肺炎链球菌肺炎及50%以上严重的肺炎链球菌菌血症是由1—8型、12、14及16型肺炎链球菌引起,以1、2、3型最多见,其中3型肺炎链球菌因产生大量荚膜,毒力强,病死率高。

(2)、儿童大叶性肺炎以1、6、14和19型多见,其中以14型最常见。

2、其他疾病

肺炎链球菌还会导致不同种类的疾病,包括有急性鼻窦炎、中耳炎、脑膜炎、骨髓炎、脓毒性关节炎、心内膜炎、腹膜炎、心包炎、蜂窝组织炎及脑脓肿。

致病机理

该菌常寄居在正常人口腔及鼻咽部,一般不致病,只形成带菌状态。但当机体免疫力下降时可致病。临床症状为突然发病,高热、寒战、胸膜剧烈疼痛、咳铁锈色痰。10%—20%的患者可于高热期伴发菌血症。其病理表现主要是最初肺泡内有大量纤维蛋白渗出液,继之是红细胞和白细胞向肺泡内渗出,最终导致病变部位肺组织实变。病变通常仅累及单个肺叶,故称为大叶性肺炎。肺炎链球菌也可侵入机体其他部位,引起胸膜炎、中耳炎、乳突炎、心内膜炎及化脓性脑膜炎等,尤其是呼吸道病毒感染者或婴幼儿、老年体弱者。

免疫性能

肺炎链球菌感染后,机体可建立较牢固的型特异性免疫,故同型病菌的二次感染少见。其机制主要是机体在发病后5—6天,可产生荚膜多糖型特异抗体,与荚膜结合后,肺炎链球菌易被机体吞噬细胞吞噬杀灭;补体在清除病原菌过程中亦有调理作用,当抗原抗体复合物与补体结合后,可增强吞噬细胞对病原菌的吞噬。1、4和25型荚膜多糖尚能直接激活补体的旁路途径,这在特异性抗体未产生前,对入侵病菌的杀灭具有重要意义。

欢迎







































北京哪里治疗白癜风效果最好
北京看白癜风哪家医院比较好



转载请注明:http://www.iockb.com/wadwh/155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