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肺炎球菌感染 > 病理病因 > 业绩巨亏,沃森生物如何匹配起飞的股价 >
业绩巨亏,沃森生物如何匹配起飞的股价
作者:付梦莹
沃森生物最近可谓处在“水生火热”之中,一边是产品研发频频取得新进展,一边又是麻烦缠身。
昨天股价以跌停收盘的“沃森生物”,在盘后发布公告称,其控股子公司上海泽润生物自主研发的9价HPV疫苗获得临床试验批件。同时,深交所向公司董事会发出问询函,要求其补充说明近日业绩预告修正公告中年度亏损数额较大的详情。
1月12日,沃森生物发布业绩预告修正公告,称公司年度净利润产生亏损5.34亿元至5.39亿元。而在去年11月初,该公司预告的年度净利润为万元至万元,其业绩由盈转亏,出现大幅变动。
沃森生物大幅波动的不仅有年的业绩,还有股价。截至去年底,沃森生物较年初上涨近65%,为剔除新股后的云南上市公司涨幅之最。其在去年11月21日,更是创出22.29元/股的历史最高价,涨幅接近一倍。剔除新股后,沃森生物的市场表现也排在整个A股生物制药板块中排名前列,去年涨幅居第3位,总市值居第6位。
沃森生物年全年股价走势(来源:wind)
业绩对赌导致巨额亏损
沃森生物分别于年10月、年12月,向杜江涛转让所持河北大安制药有限公司46%、31.65%的股权,并承诺河北大安制药在年-年血浆采集规模应分别不低于吨、吨、吨,完成上述血浆采集规模的95%,即视为承诺完成。若未达到约定数值,沃森生物需按转让协议约定的补偿计算方式承担相应的赔付责任。河北大安年实现的血浆采集量仅为91.13吨,并未达到最低承诺值。
沃森生物第二次向杜江涛转让河北大安股权时,交易价格为4.53亿元,双方约定杜江涛首次支付股权转让款1.81亿元,剩余2.72亿元将在约定的业务承诺和股权补偿结束后结算。经测算,这2.7亿元的股权转让款不能收回,并且沃森生物还需支付约万元的赔偿款,而倘若河北大安此后业绩仍不能达标,沃森生物将以剩余所持河北大安14%的股权作为补偿。
这就造成沃森生物应收账款损失3.34亿元,计提长期股权投资减值、坏账准备形成的资产减值损失为1.22亿元,成为导致其年度业绩由预测盈利转为产生大幅亏损的最主要原因。
就在不少股民看到公司业绩巨亏、心情无法平静之时,沃森生物也接连公布了几个好消息。就在上周五,沃森生物及子公司玉溪沃森生物技术有限公司共同研发,并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13价肺炎结合疫苗获得III期临床试验统计分析总结,结果表明,此疫苗III期临床试验的安全性结果和免疫原性结果已全面达到临床试验预设评价标准。也就是说,这支疫苗揭盲获得成功。
截止目前,全球仅美国辉瑞公司独家生产销售13价肺炎结合疫苗。这一产品年的销售额超过57亿美元,占辉瑞公司当年营业总收入的11%。随着沃森生物13价肺炎疫苗III期临床试验的成功,其有望成为中国首家、全球第二家13价肺炎结合疫苗生产企业。如若疫苗顺利上市,其业绩或将实现巨幅增长。
而其控股子公司上海泽润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自主研发并申报临床研究的“重组人乳头瘤病毒九价病毒样颗粒疫苗(6、11、16、18、31、33、45、52、58型L1蛋白)(毕赤酵母)”于年1月15日收到了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颁发的《药物临床试验批件》,即将进行临床试验。
国内疫苗龙头企业
沃森生物是云南第1家创业板企业,也是云南屈指可数的生物医药高新技术企业。
在重化工产业占主导的经济结构中,云南高新技术产业并不发达。尽管生物医药产业是我省重点扶持的产业之一,但大多数云南药企的产品还是传统中成药。而沃森生物的产品,则是科技含量很高的疫苗、单抗药物等生物药,所以成为云南难得的明星企业。
沃森生物创立于1年,成立第10年成功登陆创业板。“沃森”二字源于DNA之父——年诺贝尔奖获得者詹姆斯·沃森。其核心团队要么出身于生物疫苗行业“国家队”,要么具备海外跨国公司从业背景。其中,公司创始人李云春、陈尔佳、刘红岩、黄镇等人全部来自中国医学科学院医学生物学研究所等国家老牌生物制药单位,其余核心成员包括“千人计划”专家2人、高端海归科学家15人。
沃森生物以传统疫苗起家,当国内大多数同行还在传统疫苗领域角逐的时候,它已经将其产业布局拓展到新型疫苗和单抗药物等领域。通过上市融资,公司采取外延式并购加速业务发展,抢先布局了生物医药细分领域中的传统疫苗和新型疫苗、单抗药物、血液制品。
由于生物制药行业技术门槛高、研发投入大、研发周期长的行业特点,为保持研发创新的核心竞争力,沃森生物前期每年都产生大量的研发经费投入(年研发投入相当于总营收的53%),沃森生物过往业绩波动较大,现如今又将亏损超5亿元。该公司是“坑”还是“宝”,一直备受市场争议。
但究其原因,亏损大多并非自身产品或经营因素造成,而更多是资本运作不顺利,和受到之前“疫苗事件”黑天鹅事件的影响等缘故。然而,未来随着13价肺炎疫苗等重磅产品的上市,该公司业绩将得到大幅提升。
行业回暖,多支产品陆续上市
从行业格局来看,年“山东疫苗事件”后,疫苗流通方式发生变化,新规“一票制”下,疫苗企业普遍受益,沃森生物、长生生物、智飞生物等公司,年以来营收及利润均较上年有所增长,有的甚至实现翻番。疫苗行业正逐渐走出“疫苗事件”不利影响,复苏迹象明显。
去年,EV71(手足口病)疫苗、23价肺炎疫苗纷纷上市,打响国产重磅疫苗品种第一枪,在研的HPV疫苗、13价肺炎疫苗等多个重磅品种也临近临床终点,即将转入申报生产阶段,上市销售预期逐渐明朗,未来将为相关企业带来巨大的业绩增量。相比一般的创新药物,疫苗品种受招标降价、医保报销影响小,进入终端流程简单,容易快速实现销售。另外,疫苗产品研发周期长,生产过程对质量、工艺要求高,具备较高的进入壁垒,新企业很难形成竞争格局。未来,拥有疫苗重磅品种的企业将迎来“黄金时代”。
目前,沃森生物主要生产和销售的疫苗产品为:Hib疫苗(b型流感嗜血杆菌结合疫苗)、AC结合疫苗(冻干AC群脑膜炎球菌多糖结合疫苗)、ACYW多糖疫苗(ACYW群脑膜炎球菌多糖疫苗)和AC多糖疫苗(A群C群脑膜炎球菌多糖疫苗),及去年新上市的百白破疫苗(吸附无细胞百白破联合疫苗)和23价肺炎疫苗(23价肺炎球菌多糖疫苗)。
年8月,沃森生物研发的23价肺炎疫苗上市销售,成为国内第二家自主研发生产23价肺炎疫苗的企业。而国内的其他同行们,康泰生物和科兴生物研发的23价肺炎疫苗还处于申请上市的阶段,落后于沃森生物一年左右。
23价肺炎疫苗主要用于预防肺炎链球菌疾病,适用于2岁以上人群。此前,国内23价肺炎疫苗仅有中国科学院成都生物研究所和美国医药巨头默沙东两家销售,年的市场销售规模约12亿元。而沃森生物的23价肺炎疫苗,较上述两家的产品,有着更先进的工艺,采用预灌封剂型且不含防腐剂,提高了疫苗接种时的准确率、便利性,降低了受种者的疼痛感。
百白破疫苗与23价肺炎疫苗的成功上市销售,说明沃森生物自主研发能力强、工艺水平行业领先。在这两个新业绩增长点的拉动下,其在年第三季度已实现单季度的经营性扭亏。
重磅产品前景广阔
不过,23价肺炎疫苗还不是沃森生物最重磅的产品,其真正“杀手锏”还在后头。
被称为“疫苗之王”的13价肺炎结合疫苗,目前全球只有美国辉瑞制药一家企业生产,年的销售额57亿美元,是全球销售规模最大的疫苗品种,也是全球最畅销的十大药品之一。与23价肺炎疫苗相比,13价肺炎结合疫苗适用人群更广,可覆盖6周龄以上婴幼儿,接种费约为-元,即便价格相对高昂,市场仍长期处于缺货状态,需求还在不断提升中。
沃森此番自主研发的13价肺炎疫苗临床试验揭盲成功,将使其成为全球第二家、中国第一家上市销售13价肺炎疫苗的企业。届时,沃森生物将同时手握13价肺炎结合疫苗和23价肺炎疫苗,实现肺炎球菌感染性疾病预防的全年龄段覆盖。作为国产疫苗,定价一般会低于进口疫苗,沃森生物将更具价格优势,能够抢占更多市场份额。该公司表示,13价肺炎疫苗申请生产注册批件的工作已准备就绪,一旦获批上市销售将对其未来业绩产生巨大的积极影响。
除了肺炎疫苗,沃森正在研发的HPV疫苗同样在全球疫苗销售额中位居前列。在女性恶性肿瘤中,宫颈癌的发病率仅次于乳腺癌,大多数宫颈癌由HPV病毒感染所致。目前HPV疫苗分为2价、4价和9价三种。
市场方面,国际医药巨头默沙东、默克和葛兰素史克等公司均已推出HPV疫苗。年,全球HPV疫苗销售额达到22亿美元,而国内市场则长期处于空白,直到去年2价和4价HPV疫苗获批进入国内销售。
沃森生物则是目前国内HPV疫苗研发进度最快的企业,2价HPV疫苗已进入Ⅲ期临床,预计年可实现上市销售,9价HPV疫苗也进入了临床试验阶段,或将成为国内首家自主生产HPV疫苗的企业。
此外,沃森生物正在研发的主要产品还包括,用于治疗乳腺癌的“赫赛汀”和关节炎的“类克”两种单抗类药物,目前均进入Ⅲ期临床病例入组阶段,预计-年上市,进度在全国也是一马当先。且这两种单抗药物也是国际上销售额名列前茅的品类,年全球销售额分别达到68亿美元和87亿美元,国内外市场前景广阔。
重磅产品的研发进度顺利推进,沃森生物储备重磅品种数量、研发能力和产业化进度在国内同行中处于领先地位。更重要的是,沃森生物将实现进口替代,改写高端医药市场长年被国外企业垄断的历史,这不仅是云南的骄傲,甚至可以说是中国骄傲。
国有资本大举增持
年11月,云南工投集团受让李云春、刘俊辉、黄镇等人所持沃森生物8.76%的股份,成为其第一大股东。今年7-10月,工投集团多次以大宗交易方式增持沃森生物的股份,目前持股比例为12.99%。
云南工投集团作为云南省国有资本投资平台,生物医药产业是其主要业务板块之一。工投集团是省内唯一打通生物医药大健康产业链,集植物药、生物药、化学药为一体的企业。其旗下生物医药板块还拥有云植药业、博浩生物等企业,去年又与重庆医药、碧生源、贵州百灵等公司达成战略合作。其发起设立的“云南生物医药大健康成果转化与产业化投资基金”,已获得重点产业母基金注资,成为云南首支正式落地运行的八大重点产业子基金。
去年10月中旬,工投集团旗下投资基金——云南君南股权投资基金合伙企业(有限合伙)与“沃森生物”控股子公司玉溪沃森生物签署增资协议,君南基金拟出资6亿元增资玉溪沃森。去年12月,玉溪沃森拟引入又一投资者——汇祥越泰(天津)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后者拟对其增资6.5亿元。预计两次增资完成后,沃森生物将持有玉溪沃森78.26%的股权,汇祥越泰持股11.3%,君南投资持股10.43%。
从多次增持来看,工投集团非常看好“沃森生物”,将为沃森的长远发展提供多方位支持。
在去年11月初的投资者调研会上,沃森生物也表示,工投集团对于公司在政府关系维护,财务、债务结构优化,推进重点产品的优先审评等方面都起到了很好的促进作用。
从过往业绩来看,沃森生物交出的答卷确实不能让人满意,甚至“不忍直视”。但从公司所处行业和发展潜力来看,应该不止于当前的盈亏,尤其近期香港联合交易所推出容许尚未有盈利/未有收入的生物科技发行人申请上市之新政策,可见研发能力成为生物科技公司估值重要标准。随着历史遗留问题逐步解决完毕和重磅产品上市时间的临近,其经营业绩自明年后或将实现爆发性增长。
文本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权利声明
云南美财智库原创内容,版权所有,违者必究。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剪辑、修改、摘编、转贴或篡改。
主笔:小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