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索道 > 索道发展 > 独家解密微重力蜘蛛人在中国天眼实验成 >
独家解密微重力蜘蛛人在中国天眼实验成
听说前几天,
“大锅”里“煮”了个大鸡蛋?!!
“锅”是这个锅——
“蛋”是这个蛋——
记者一打听,
原来是由FAST工程团队
与中国特种飞行器研究所合作研发的
“微重力蜘蛛人”系统,
在中国天眼取得实验成功。
何为“微重力蜘蛛人”系统?
先来一段视频↓↓↓
00:23“蜘蛛人”在面板上方爬行(部分视频来自FAST工程团队)
该方案使用一个直径7.6米的氦气球将作业人员体重减少到FAST反射面板能够承受的重量,使得作业者能够到达望远镜反射面任意地方执行巡检和维护作业。为对FAST的块反射面板进行健康体检,FAST调试组于年底开始研制“微重力蜘蛛人”。这套系统,从两年前就开始进入研制。
为什么叫“微重力蜘蛛人”?工程团队这样解释:
记者采访FAST工程结构与理学院工程组组长李辉
原理其实很简单,用氦气球的办法,把(人的)重量降到十公斤左右,这样他就成了微重力,在高空作业,所以叫“蜘蛛人”。
把“蜘蛛人”送到“锅”里需要几个步骤?
一星期前(FAST检修期间),记者赶赴大窝凼,见证了整个过程。
1、准备好氦气球和其余配重装置
2、无人机为氦气球架设可以行走的“索道”
3、让氦气球沿着索道轨迹到达“大锅”底部
4、“蜘蛛人”从“锅底”“乘”上氦气球开始自由爬行
氦气球升空
在“蜘蛛人”和氦气球成功“合体”的前期,
还在地面、测试面板上进行了反复的测试。
最后经过四五天的磨合,
“微重力蜘蛛人”系统实验于8月30日
在中国天眼取得成功。
FAST氦气球
值得一提的是,
这套系统,
相比转运机车或者缆索吊,
没有用到电气设备,
可以日常使用,
也不影响FAST正常观测,
需要克服的困难就是风载荷对它的影响。
通过在氦气球上添加水箱等配重装置,
让负责作业的“蜘蛛人”
可以在反射面上任意“行走”。
记者:孙楚函郭裕娇
编辑:彭瑾
责编:小千
编审:铁流
新闻多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