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路感染

尿路感染定义(urinarytractinfection,简称尿感)是指各种病原微生物在尿路中生长、繁殖而引起的尿路感染性疾病。多见于育龄期妇女、老年人、免疫低下及尿路畸形者

(一)根据感染发生部位分为

1.上尿路感染(主要是肾盂肾炎)

2.下尿路感染(主要是膀胱炎、尿道炎)

(二)根据时间分为

1.急性尿路感染

2.慢性尿路感染

(三)根据尿路结构分为

1.复杂性尿路感染

2.非复杂性尿路感染

病因:尿感最常见的致病菌是肠道革兰阴性杆菌。其中以大肠埃希菌最常见,占70%以上,其它依次是变形杆菌、克雷白杆菌、产气杆菌、沙雷杆菌、产碱杆菌、粪链球菌、铜绿假单脑菌和葡萄球菌。

发病机制:

一、感染途径通常尿感是上行感染引起的。

二、细菌从体内感染灶侵人血流,到达肾引起肾盂肾炎,称为血行感染,很少见。严重尿路梗阻者或机体免疫力极差者,多为金黄色葡萄球菌菌血症所致。

三、机体抗病能力虽然细菌常可进入膀胱,但并不都引起尿感,因为人体有自卫能力;①在尿路通畅时,尿液可冲走绝大部分细菌;②尿液的尿素浓度高、渗透压高、有机酸含量多、pH低,均不利于细菌生长;③尿路粘膜有杀菌能力,如可分泌IgG、IgA及通过吞噬细胞的作用来杀菌;④男性在排尿终末时,前列腺收缩,排泄前列腺液于后尿道,有杀菌作用。

四、易感因素在各种易感因素影响下,尿路抵抗力会被削弱,容易发生尿感:①尿路有复杂情况而致尿流不通畅:②泌尿系统畸形和结构异常:如肾发育不良、肾盂及输尿管畸型;③尿路器械的使用:不但会将细菌带人尿路,而且常使尿路粘膜损伤,因而易引起尿感。④尿道内或尿道口周围有炎症病灶:如妇科炎症、细菌性前列腺炎等均易引起尿感。⑤机体免疫力差:如长期卧床的严重慢性病、艾滋病患者,长期使用免疫抑制剂(如肿瘤化疗、肾移植后等),均易发生尿感;⑥局部使用杀精化合物避孕,使阴道菌群改变,大肠埃希菌显著增加,易发生尿感;⑦目前遗传因素.

五、细茵的致病力细菌进入膀胱后,能否引起尿感,和它的致病力有很大关系。

流行病学尿感以女性居多,末婚少女发病率为2%,已婚女性增加至5%,孕妇细菌尿发生率约为7%。男性极少发生尿感,50岁以后因前列腺肥大,才较多发生。老年男女的尿感发病率可高达10%,但多为无症状细菌尿。有症状的尿感,仍以生育年龄的已婚女性为最常见。

病理

1.急性肾盂肾炎:肾盂肾盏黏膜充血、水肿、中性粒细胞浸润,表面有脓性渗出物,黏膜下可有细小脓肿,于一个或几个肾乳头可见楔形炎症病灶;病灶内小管细胞肿胀、坏死、脱落,管腔内有脓肿分泌物

2.慢性肾盂肾炎:肾脏体积缩小,表面不光滑,肾盂肾盏粘连、变形、肾乳头瘢痕形成,肾小管萎缩,肾间质淋巴-单核细胞浸润

3.急性膀胱炎:膀胱粘膜血管扩张、充血、上皮细胞肿胀、粘膜下组织充血、水肿及白细胞浸润,重者可出血点状或片状出血

临床表现尿感的临床症状可无、可轻、可重。分述如下:

一、急性膀胱炎占尿路感染的60%。主要表现为尿频、尿急、尿痛、耻骨弓上不适等,但一般无明显的全身感染症状。常有白细胞尿,约30%有血尿,偶可有肉眼血尿。其致病菌多为大肠杆菌,约占75%以上,已婚妇女则可为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约占15%。

二、急性肾盂肾炎急性起病,可有或无尿频、尿急、尿痛,常有腰痛、肋脊角压痛或(和)叩痛和全身感染性症状如寒战、发热、头痛、恶心、呕吐、血白细胞数升高等。血培养可能阳性。一般无高血压及氮质血症。致病菌多为大肠杆菌,其他较常见的是变形杆菌、克雷白杆菌等引起,仅约5%为粪链球菌等球菌引起。肾浓缩功能可下降,但治疗后恢复正常。但不少肾盂肾炎的临床表现可以与膀胱炎相同,仅凭临床表现很难鉴别。

三、慢性肾盂肾炎临床表现复杂、全身及泌尿系局部表现均可不典型。一半以上有急性肾盂肾炎病史。可有不同程度的低热、间歇性尿频、排尿不适,腰部酸痛

肾小管功能受损表现,如夜尿增多、低比重尿。

四、无症状细菌尿是一种隐匿型尿感,即患者有细菌尿而无任何尿感症状,常在健康人群中进行筛选时,或因其他慢性肾脏病作常规尿细菌学检查时发现。其发病率随年龄增长而增加,超过60岁的妇女,可达10%。细菌尿可来自膀胱或肾,其致病菌多为大肠杆菌。细菌尿不会影响老人的寿命。孕妇有无症状细菌尿者约占5%,如不治疗,有约20%以后会发生急性肾盂肾炎,故产前检查应包括尿细菌定量培养。

非复杂性尿感常见于妇女,多为反复发作的急性膀胱炎,亦可为急性肾盂肾炎,一般不会导致永久性的肾损害。复杂性尿感则在男女中均能发生,较常为肾盂肾炎,严重者可发生败血症,甚至死亡,其致病抗菌药常不敏感。有可能发展为严重肾损害。

实验室和其他检查

一、尿常规检查。

二、尿白细跑有症状的尿感常有脓尿(又称白细胞尿),即清洁尿标本尿沉渣的白细胞≥5个/高倍视野,更为准确的是用血细胞计数板计算,≥8×/L。

三、尿细菌学检查尿感诊断的确立,主要依靠尿细菌学检查。

(一)尿标本的收集:必须按操作规程收集尿标本。

(二)尿细菌定量培养其临床意义为尿含菌量≥/ml,为有意义的细菌尿,常为尿感;~/ml者为可疑阳性需复查;如为</ml,则可能是污染。

(三)尿沉渣镜检细菌:平均每个视野≥20个细菌(包括动或不动的),即为有意义的细菌尿,其符合率可达约90%以上。

(四)化学性检查目前常用的是亚硝酸盐试验,其诊断尿感的敏感性是70.4%,特异性是99.5%。假阴性常是由于球菌感染。

(五)细菌学检查的假阳性和假阴性上述培养、镜检和化学性检查等几种细菌学检查法,都可能假阳性和假阴性。假阳性可见于:①中段尿的收集不规范,尿标本被白带污染;②尿标本在室温下放置超过1小时才作检验;③检验的技术有错误。假阴性主要可见于:①患者在近7天内用过抗茵药物;②尿液在膀胱内停留不足6小时,细菌没有足够的时间繁殖;③收集中段尿时,消毒药不慎混入尿标本内。

四、其他实验室检查急性肾孟肾炎血白细胞升高,中性粒细胞核左移。血沉可增快。

五、影像学检查尿感急性期不宜作X线静脉肾盂造影检查(IVP),可作B超检查以排除梗阻和结石。女性IVP的适应征服为:①复发的尿感;②疑为复杂性尿感;③拟诊为肾盂肾炎;④感染持续存在,对治疗反应差。男性首次尿感亦应作IVP。IVP的目的是寻找有否能用外科手术纠正的易感因素、从小儿就有尿感反复发作史者,除IVP外,还应作排尿期膀胱—输尿管反流检查。

诊断:常不能依靠临床症状和体征,而要依靠实验室检查,特别是细菌学检查。凡是有真性细菌尿者,均可诊断为尿感。真性细菌尿是指:①在排除假阳性的前提下,清洁中段尿细菌定量培养>/ml;如临床上无症状,则要求两次细菌培养均为有意义的细菌尿、且为同一菌种;②膀胱穿刺尿细菌定性培养有细菌生长,但女性有明显尿急、尿频、尿痛,且尿白细胞增多,便可疑为尿感,如尿细菌定量培养≥/ml,且为尿感常见致病菌则可拟诊为尿感。

尿感的定位诊断临床表现为膀胱炎的患者,约有1/3是肾盂肾炎;故不能依靠症状和体征定位。临床上如患者发热>38℃,有明显肋脊角疼痛和叩痛,血白细胞增加者,可诊断为肾盂肾炎。但不少肾盂肾炎没有上述典型表现,故妇女如仅有膀胱炎症状者,可先给3天抗菌疗法,如能治愈,则常为膀胱炎,如复发,则多为肾孟肾炎(详下述)。此外,复杂性尿感和致病菌为铜绿假单胞菌、变形杆菌者,多为肾盂肾炎。

鉴别诊断尿路感染要与下列疾病鉴别:

一、慢性肾盂肾炎:影像学检查有局灶粗糙的肾皮质瘢痕,伴有相应肾盏变形。

二、肾结核本病尿频、尿急、尿痛更突出,一般抗菌药物治疗无效,晨尿培养结核分枝杆菌阳性,尿沉渣可找到抗酸杆菌,而普通细菌培养为阴性。

三、尿道综合征:①感染性尿道综合征:最常见。患者有白细胞尿。是一种性病,患者常有不洁性交史。是由沙眼衣原体、淋球菌或单纯疱疹病毒引起。②非感染性尿道综合征:较少见,无白细胞尿,病原体检查亦阴性,其病因未明。

治疗

在未有药物敏感试验(简称药敏)结果时,应选用对革兰阴性杆菌有效的抗菌药物。

尿感疗效的评定标准:①见效:治疗后复查细菌尿阴转;②治愈:完成抗菌药物疗程后,细菌尿阴转,在停止抗菌药物后1周和1个月再追踪复查1次,如没有细菌尿,或虽有细菌尿,但仅为重新感染,则可认为原先的尿感已治愈;③治疗失败:在治疗后仍持续有细菌尿或复发。应根据尿感的部位和类型分别给予不同的治疗。

一、急性膀胱炎:用3天疗法,约90%尿感可治愈。但应指出:在男性患者、孕妇、复杂性尿感,或拟诊为肾盂肾炎者均不宜用3天疗法。

(二)复诊时处理停服抗菌药物7天后,复诊时患者可能表现为下述两种情况:

1.患者已没有尿急、尿频、尿痛,但仍需作清洁中段细菌定量培养。①结果如为阴性,则表示患者原先患的是细菌性急性膀胱炎,且已治愈,如有可能,应嘱患者1个月后再来复诊1次,虽然复发绝大多数发生于停药7天后,但有很少数病例,可在停药后7天至1个月之间才复发。②如果清洁中段尿细菌培养的结果是≥/ml且为同样的致病菌,则为尿感复发,患者患的是肾盂肾炎,这时,应给予14天抗菌药物疗程,并按致病菌的药敏选用抗菌药物。

2.如复诊时仍有尿急、尿频、尿痛,则需要作清洁中段尿细菌定时培养和尿常规。①如仍有细菌尿且有白细胞尿,则可诊为症状性肾盂肾炎。如经14天抗药物疗程,仍未能使细菌尿转阴,必须安药敏选用强有力的抗生素,使用允许范围内的最大剂量,口服治疗6周,同时,应作IVP,以了解尿路有否解剖上的异常,如果有(如尿路结石)则应设法解除之,否则肾盂肾炎极难治愈。②如已无细菌尿,但患者仍有白细胞尿,则可能为感染性尿道综合征。③如患者没有细菌尿,也没有白细胞尿,但仍有尿频和排尿不适,则很可能为非感染性尿道综合征。

二、急性肾盂肾炎

(一)轻型急性肾盂肾炎经3天法治疗失败的尿感,或有轻度发热和(或)肋脊角叩痛的肾盂肾炎,宜口服有效抗菌药物14天疗程

(二)较严重的急性肾盂肾炎>38.5℃,血白细胞升高等全身感染中毒症状较明显者,宜静脉输注抗菌药物。静脉用药至患者退热72小时后,可改用口服有效的抗菌药物,完成2周疗程。

(三)重症急性肾盂肾炎有寒战、高热、血白细胞显著增高、核左移等严重的全身感染中毒平状,甚或出现低血压、呼唤性碱中毒,疑为革兰阴性细菌败血症者,这些患者多是复杂性肾盂炎,致病菌常为需氧革兰阴性杆菌,在未能获得致病的药物敏感试验结果之前,可选用抗菌药物联合治疗。患者退热72小时后,可改用口服有效的抗菌药物,完成2周疗程。

肾盂肾炎患者在病情允许时,应尽快作有关尿路影像学检查,以确定有无尿路梗阻,特别是尿路结石引起的梗阻。如不纠正尿液引流不畅,肾盂肾炎是很难彻底治好的。

三、再发性路感染的处理再发性尿感是指尿感经治疗后,细菌尿阴转,但以后再次发生细菌尿。再发可分为复发和重新感染。复发是由原先的致病菌再次引起尿感,通常是在停药1个月内发生。重新感染则是另外一种新的致病菌侵入尿路引起的感染。故对常再发者(平均每年发作超过3次)应考虑用长TMP50mg、呋喃妥因50mg,氧氟沙星mg、或复方磺胺甲噁唑半片。通常使用半年,如停药后仍再发频繁,则再给予此疗法1~2年或更长些。

2、如用3天疗法后治疗失败,应按药敏选用有效的强有力的杀菌性抗菌药物,在允许的范围内用最大的剂量,治疗6周,希望能达到治愈目的。如不成功,可考虑延长疗程或改为注射用药。复发者应作IVP等检查尿路有否异常。

四、妊娠期尿路感染宜选用毒性较小的抗菌药物。治疗后要复查以确证治愈。以后每个月要作尿细菌培养,直至分娩。

五、男性尿路感染50岁以后,由于前列腺增生,易发生尿路感染,14天疗程。

六、留置导尿管的尿路感染使用医院内获得性感染的最常见原因

七、无症状细菌尿

1.妇女无症状细菌尿不予治疗;

2.妊娠妇女的无症状细菌尿必须治疗;

3.学龄前儿童的无症状细菌尿,要予以治疗。

老年人无症状细菌尿不予治疗。

赞赏

长按







































复方牙痛酊
北京治疗白癜风的有效方法



转载请注明:http://www.iockb.com/wadwh/968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