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肺炎球菌感染 > 疾病危害 > 医院获得性肺炎诊断标准 >
医院获得性肺炎诊断标准
肺炎按照感染发生场所划分为社区获得性肺炎(CAP)和医院获得性肺炎(HAP),其无论从感染部位、致病微生物,还是患者年龄、基础状况及病情分层都是复杂多变的,医院获医院感染分布最多的部位,与感控人员有着莫大的关联,如果医生及院感专职人员对于诊断标准不明确,无疑增加了院感病例上报与审核工作的难度,下面给大家分享一下肺炎的诊断标准:
一、病原学
肺炎可由细菌病毒、非典型病原体、真菌或寄生虫等引起,其中以细菌最为常见,病原体因罹患地点不同而存在差异,宿主因素、疾病的严重程度和地域因素,对病原体的分布及抗菌药物的耐药率也有影响,CAP和HAP常见的致病微生物描述如下:
1、CAP常见的致病微生物:肺炎链球菌、流感嗜血杆菌、呼吸道病毒、非典型病原体(肺炎支原体、肺炎衣原体、嗜肺军团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卡他莫拉菌及其他革兰氏阴性杆菌等。
2、HAP常见的致病微生物:早发性HAP(在入院<5d的HAP)病原与CAP相似,晚发性HAP(在入院≥5d的HAP)常见的病原体为铜绿假单胞菌、不动杆菌属、金黄色葡萄菌、肠杆菌科细菌,也可见真菌和厌氧菌。在HAP中,混合感染亦为常见。
二、诊断
1、社区获得性肺炎诊断
①②③④中任何一项加⑤,并除外肺结核、肺部肿瘤、非感染性肺间质性疾病、肺水肿、肺不张、肺栓塞、肺嗜酸性粒细胞浸润症、肺血管炎等,可建立临床诊断,①-⑤各项内容如下:
①新近出现的咳嗽、咳痰,或原有呼吸道症状加重,出现脓性痰,伴或不伴胸痛;
②发热;
③肺实质体征和(或)湿性啰音;
④外周血WBC>10*/L或<4*/L,伴或不伴核左移;
⑤胸部X线检查显示新出现片状、斑片状浸润性阴影或间质性改变,伴或不伴胸腔积液。
2、医院获得性肺炎诊断
(1)至少行两次胸片检查(对无心、肺基础疾病,如呼吸窘迫综合征、支气管肺发育不良、肺水肿或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患者,可行一次胸片检查),并至少符合以下一项:
①新出现或进行性发展且持续存在的肺部浸润阴影;
②实变;
③空洞形成;
(2)至少符合以下一项
①发热(体温>38℃),且无其他明确原因;
②外周血WBC>10*/L或<4*/L;
③年龄≥70岁的老年人,没有其他明确病因而出现神志改变。
(3)至少符合以下两项
①新出现的脓痰,或者痰的性状发生变化,或者呼吸道分泌物增多,或者需要吸痰次数增多;
②新出现的咳嗽、呼吸困难或呼吸频率加快,或原有的咳嗽、呼吸困难或呼吸急促加重;
③肺部啰音或支气管呼吸音;
④气体交换情况恶化,氧需求量增加或需要机械通气支持。
(4)医院获得性肺炎诊断应符合(1)+(2)+(3)+(4)的要求。
备注:仅出现一次性脓痰,一次性痰的性状发生变化不具有意义,24小时内多次出现脓痰更具有提示感染的意义,痰性状的改变指颜色、持续的时间、气味和数量的变化。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