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肺炎球菌感染 > 症状体现 > 吐血整理,爸爸妈妈,快看看宝宝疫苗接种时 >
吐血整理,爸爸妈妈,快看看宝宝疫苗接种时
好了在群内小伙伴的呼唤中,果娘又来了,今天和大家分享的就是宝宝疫苗这件事,准妈妈们和新手妈妈们还是可以围观下,大家可以针对性的选择自己的需求。
首先就是这个本本,宝宝出生后,医院领到这个本本,而且领本前,社区的医生会给大家上一堂课,就是关于各种疫苗的一个简单的介绍,我觉得如果爸爸妈妈们有时间还是可以去听一听,还是有用的。
这是果果出生后打的各种大大小小的疫苗,大家可以清楚的看到,医生在每次打疫苗前会给你选择下次疫苗接种的品类和时间,也会给大家说清楚这款疫苗的注意事项是否收费,是否免费,说到疫苗这件事,很多妈妈问果娘是怎么收费的,医院去打,医院就是负责儿宝和疫苗的重点地区,之医院生的宝宝,医院说儿宝和疫苗都在他们那里做收取将近1W左右的费用,后来才知道其实这些疫苗和儿宝是免费的,除非你选择进口的药物,所以大家一定要注意下,医院医院做儿宝和疫苗接种一定要问清楚,多留意个心眼,不要被坑……
疫苗是保护儿童健康的重要武器,每个宝宝出生都会拿到一个绿本本,上面标注有什么年龄段该注射什么疫苗等提示。尽管绿本本上说得很清楚,但不少父母还是会为“计划外疫苗打不打”、“用不用进口疫苗”、“灭活疫苗好还是灭减疫苗好”等问题纠结。
问题一:灭活疫苗和灭减疫苗哪个更安全?
灭活疫苗是指人们在获得病毒以后,对其进行处理,使病毒完全丧失活性,从而得到被杀死的病原微生物,制成灭活疫苗。它其实就是一种被杀死的病毒,将其输入人体,既不会使人染病,又可以促使人体产生抗体,抵御病毒的入侵。如百日咳疫苗、流脑疫苗等。
减毒疫苗是将病原微生物(细菌和病毒)在人工条件下使其丧失致病性,但仍保留其繁衍能力和免疫原性,以此制成减毒活疫苗。将减毒品活疫苗接种于人体后,使人体产生一次亚临床感染,类似一次轻型的人工自然感染过程,从而引起与疾病类似的免疫反应,既不会发病,又可以获得抵御这种疾病的免疫力。两种疫苗的制作原理不同,但是都能刺激人体产生免疫能力。从安全性来看,当然是灭活疫苗更高一些。接受减毒活疫苗,会使身体经历一次类似于轻型自然感染的过程,从而产生与疾病类似的免疫反应。而灭活疫苗中已经将病原微生物灭活,一般不会引起宝宝明显的类似感染反应。
从效果来看,减毒活疫苗在人体内的作用时间长,往往只需要接种一次,就可以产生稳固的免疫力。而灭活疫苗一般注射1剂后产生的免疫力不高,需要注射2~3剂,或隔一段时间再加强注射1剂,才能产生较为满意的免疫效果。同时,减毒活疫苗性质不稳定,容易受到温度、光照等条件的影响。
与其相比,灭活疫苗稳定性更好,容易保存。对于健康者而言,接种疫苗不会让其罹患相应的疾病。对于免疫功能低下的人群(比如先天性免疫缺陷、肿瘤病人、艾滋病感染者),接种含有活微生物体的疫苗需要谨慎,特别是卡介苗、脊灰减活疫苗、黄热病疫苗。脊灰疫苗有减活疫苗也有非减活疫苗(俗称脊灰灭活疫苗),免疫功能低下者应考虑使用脊灰灭活疫苗。
问题二:国产疫苗与进口疫苗哪个好?
目前,在国内上市的疫苗种类有30多种。这些疫苗中,近20种只有国产的,2种只有进口的,剩下既有国产又有进口的。国产疫苗里功能存在一些重复。如:麻腮风疫苗由麻疹疫苗、流行性腮腺炎疫苗和风疹疫苗3种单独的疫苗组成。其实,有了麻腮风疫苗,就没有必要继续使用单独的疫苗。
国内企业除了继续保留这3种单独疫苗,还排列组合出麻风疫苗和麻腮疫苗;白百破疫苗已经包含白喉疫苗、百日咳疫苗和破伤风疫苗,国内企业还生产了白破疫苗和破伤风疫苗。四联疫苗和五联疫苗虽然只有进口的,但其组成成分是白百破疫苗、流感嗜血杆菌疫苗和脊灰疫苗,这些单独疫苗均有国产疫苗。也就是说,制造四联和五联疫苗的原材料已经实现了国产化,只是我国还需要一些时间来解决如何将其搭配成四联和五联疫苗。关于国产疫苗和进口疫苗的性能比较,不应该片面理解为“国产”与“进口”在质量控制上的差别,而应该理解为“具体生产工艺”上的差别。以脊灰疫苗为例,国产脊灰疫苗全部为减活工艺,疫苗内含有活的疫苗病毒。只要是脊灰减活疫苗,就有可能引起人体感染导致类似小儿麻痹症的症状(概率极低),这与疫苗是国产还是进口无关。再比如进口肺炎疫苗的防病效果略优于国产疫苗,是因为进口肺炎疫苗在常用的23价多糖疫苗以外,多了一种7价结合疫苗,可以预防婴幼儿肺炎球菌感染,因此是预防的人群范围比国产疫苗大。如果单独比较进口和国产的23价多糖疫苗,两者防病效果没有差异。现实中,没有疫苗的保护率可以达到%。上市的疫苗均能达到国家相关的防病效果标准,进口疫苗与国产疫苗的区别,就是92分与95分。如果学习成绩以≥90分为优,那么92分和95分虽然有些许区别,但都是优。不能说92分和95分没有区别,但也没必要过于夸大这种区别。国产疫苗与进口疫苗在性能上不存在明显差距。选择国产疫苗还是进口疫苗取决于个人对疫苗性能与价格这两个因素的重视程度。性能至上者,选择进口疫苗不会有错;讲究性价比者,选择国产疫苗非常明智。(果娘之前就是小白,所以基本都选择的进口疫苗,大家自行选择)
问题三:计划外的疫苗打不打?
疫苗之所以分计划内和计划外,是因为传染病的传染性、流行性及其危害性的程度有重轻缓急。计划内疫苗所涉及的传染病,各地普遍流行,无论健康宝宝还是体质虚弱的宝宝均易感染,而且传染性极强,致死率、致残率极高。如果控制不好,蔓延开来,会给人类带来极大伤害。其“计划”带有“强制性”接种的含义。计划外疫苗所针对的传染病,有些是属于地方或局部流行的,如出血热等;有的虽然流行普遍,传染性也强,但属于自限性疾病,可自行痊愈,转归良好如风疹;有的对健康宝宝并无大碍,只对体弱多病的宝宝造成威胁,如流感、肺炎、B型流感嗜血杆菌感染等;还有的传染病与人为环境条件密切相关,如狂犬病,虽然病死率极高,但只要不养狗和猫就不易被感染。对这些传染病,家长可根据条件和能力进行选择而不受干预。
问题四:哪些计划外疫苗应该注射?
腮腺炎疫苗
虽然多数人患腮腺炎都会转归良好,但其并发症较多,易并发脑炎、睾丸炎、卵巢炎、心肌炎、关节炎等,腮腺炎也是后天获得性耳聋原因之一。睾丸炎和卵巢炎甚至会影响宝宝成年后的生育功能。因此,出生8个月以上未患过腮腺炎的宝宝应接种腮腺炎疫苗,特别是托儿所、幼儿园中过集体生活的宝宝,受感染的机会增多,更应当注射。患过腮腺炎的宝宝就不必再选用了。
注射过丙种球蛋白的宝宝,需间隔一个月后才能接种腮腺炎疫苗;如有严重感染性疾病、发烧及有过敏史的宝宝不可接种腮腺炎疫苗。因为麻疹、腮腺炎疫苗为鸡胚细胞生产,内含微量新霉素,故有对鸡蛋及新霉素过敏者禁用麻风腮疫苗及单价腮腺炎疫苗。
水痘疫苗
水痘-带状疱疹病毒经呼吸道有高度的传播性,而且水痘在原发感染后,病毒在体内可长期潜伏,以后在成人期遇到抵抗力低下时就可发生带状疱疹。所以,建议参加集体活动的宝宝选用。有严重疾病史、过敏史、免疫缺陷病者禁用。一般疾病治疗期、发热期的宝宝要缓用。
问题五:疫苗是否伤害人体自身免疫系统?
免疫系统每天都在面对不同的外来抗原,进食时都会将各种细菌引入体内,让免疫系统不停接受各种抗原刺激。婴幼儿的免疫系统并不像人们想象的那么弱,足以安全有效地应付疫苗对免疫系统构成的挑战。疫苗不会削弱婴幼儿的免疫系统,反而会增强婴幼儿防范严重疾病的能力。从总体上看,大规模的接种确实发挥了防范效果。在儿科医师眼中,给孩子最有效的健康投资就是接种可免于病痛的疫苗。
问题六:哪些情况下不能接种疫苗?
家长在带宝宝接种疫苗时,一定要将宝宝当时的身体情况详细反映给医生,最好携带相关病史资料。当家长自己难以判断是否适合接种时,一定要告诉医生,由医生决定。合格、有责任心的医生也应在接种前和父母尽可能多地沟通,根据经验判断是否予以接种。有以下情况的儿童一般应禁忌或暂缓接种疫苗:1、患有皮炎、化脓性皮肤病、严重湿疹的小儿不宜接种,等待病愈后方可进行接种;2、体温超过37.5℃,有腋下或淋巴结肿大的小儿不宜接种,应查明病因治愈后再接种;3、患有严重心、肝、肾疾病和活动型结核病的小儿不宜接种;4、神经系统包括脑、发育不正常,有脑炎后遗症、癫痫病的小儿不宜接种;5、严重营养不良、严重佝偻病、先天性免疫缺陷的小儿不宜接种;6、有哮喘、荨麻疹等过敏体质的小儿不宜接种;7、当孩子有腹泻时,尤其是每天大便次数超过4次的患儿,须待恢复两周后,才可服用脊灰疫苗;8、最近注射过多价免疫球蛋白的小儿,6周内不应该接种麻疹疫苗;9、感冒、轻度低热等一般性疾病视情况可暂缓接种;10、空腹饥饿时不宜预防接种。
问题七:接种疫苗后哪些症状为正常反应?
儿童打疫苗后出现低热、针孔处红肿和硬结等现象均为正常,一般在预防接种后24小时左右出现。接种部位反应较重的可引起附近的淋巴结发炎。注射部位肿大的硬结范围分为轻、中、重。轻度肿大直径小于2.5厘米,中度肿大在2.5~5厘米之间,超过5厘米为重度反应,可持续数小时或数天。如果局部红肿较重,可以热敷,但卡介苗接种后红肿严禁热敷。早晚各一次,每次5分钟左右,症状一般24小时之内消失。勤着点儿给孩子换柔软的内衣,避免破溃后感染,如局部感染时可涂龙胆紫药水。一般来说,卡介苗接种10~14天,呈现小红结节,4~6周变成脓包或溃烂,平均2~3个月会愈合。乙肝疫苗通常无任何不适,极少数偶有轻微发烧、食欲减退的暂时现象。脊灰疫苗服用脊髓灰质炎糖丸疫苗后一般无不良反应,极个别儿童服用可能出现发热、呕吐、皮疹或轻度腹泻等反应,持续时间会很短。百白破疫苗局部部位可能会红肿、结硬块。接种后2~3天可能会发烧、疲倦、胃口不佳。麻疹疫苗接种后7~10天可能后轻微发烧、出疹子。忘记是哪次疫苗后了,果果就开始发高烧,第一次高烧还真是吓死果娘了,好在之前围观了很多东西知道怎么护理,也知道是疫苗的正常反映。
问题八:疫苗打重或者漏打怎么办?
对于多次注射的疫苗,家长容易搞错次数或者搞错时间,打重了或者漏打怎么办?多打、重打、漏打还有没有效?少打肯定会影响效果,本来乙肝疫苗打三针,你打两针,后面一针没有打,肯定效果不好,按照预防接种普遍的规定,缺哪针补哪针。比如有的疫苗要打三针,前两针都按规定的时间打了,但最后一针忘了打,如果第三针还在12个月之内,补上就行了,如果隔的时间太长了,超过12个月,可能会要求重新来过,或者这一针补上之后,会额外加强一针或者加强两针。也可以这么处理:检测一下如果体内有抗体,补上一针。如果没有抗体或者抗体比较低,加强一到两针。关于多打,理论上来讲不会影响效果,如果两针间隔时间比较近,可能也会影响效果,需要采取一些措施进行补救,在间隔足够的时间补上。不同的疫苗有不同的处理办法,补种措施视具体情况而定。
问题九:哪些疫苗不能同时接种?
大多数人认为几种预防疫苗同时接种可能互相影响,甚至使接种后反应增强,因此有些地方规定,两种死菌苗或死疫苗的接种之间必须间隔2周,两种活菌苗或活疫苗的接种之间必须间隔4周。但是,有研究表明,并不是所有疫苗都不能同时接种。例如,在服脊髓灰质炎糖丸疫苗的同时接种卡介苗或“百白破”类毒素混合制剂,非但不会影响免疫力的增加,而且还可使反应不加重。但为了保证安全,两种或两种以上制剂不能同时应用在同一部位。
问题十:多久出现症状可能是疫苗导致的?
所有的疫苗都有其副作用,只是发生率和严重度各不相同。目前所用的疫苗之中,B型肝炎疫苗是副作用最小的一种;副作用最大的是百日咳疫苗,有相当高的比例会有发烧与其他反应。如果接种疫苗以后出现了某种症状,我们要判断是否与疫苗有关首先要考虑此种疫苗是否常引起这种反应,例如,接种B型肝炎疫苗很少引起这种全身性反应,此时就必须考虑小孩子是不是得了其他疾病,而不要马上将一切归咎于疫苗。其次,我们必须考虑到症状发作的时间。一般而言,非活性疫苗的反应大多是在接种疫苗一、二天以内发生;活性疫苗则因为需要一段潜伏期才会出现症状,一般是在一、二周之间。所以如果接种腮腺炎疫苗以后隔天就出现脑膜炎或者接种百日咳疫苗一周以后才发烧,都可以判定这些症状与疫苗无关最后,我们还需要考虑到症状持续的时间,一般像发烧反应都只会持续一、二天。所以如果接种了百日咳疫苗之后,持续发烧了一周,就必须检查是否有其他原因了。
问题十一:注射疫苗后出现哪些症状需就医?
接种疫苗时,体内发生不相宜的不良反应称为副作用。虽说疫苗是将致病菌或病毒灭活或减毒制成,但是接种疫苗却如同让人得了一场小病。副作用的主要症状有接种部位发红、肿胀、发热等。这些反应一般在接种后48小时以内出现,偶见过敏性休克,症状是脸色发青、呼吸困难、失去知觉,这是对疫苗中含有的某种成分过敏所致。但是立即采取适当处置措施的话,就不会造成严重的损害。接种后当场观察婴儿的状况,也是为了及时对意外进行处理。医院之后出现副作用时(如出现接种部位肿大、接种一侧的腋窝淋巴结肿大、发热、头痛、呕吐等症状,医院处理。
问题十二:流感、肺炎疫苗需不需要打?
每年流感高发季节,社区、学校或幼儿园都会组织孩子们注射流感疫苗。其实流感病毒种类繁多、病毒变异性较大,疫苗有时与流行的病毒对不上号,反而起不到保护作用。所以,宝宝身体健康可以不接种。但对6个月以上、患有哮喘、先天性心脏病、慢性肾炎)、糖尿病等抵抗疾病能力差的宝宝,一旦流感流行,容易患病并诱发旧病发作或加重,应予以考虑接种。正在用激素治疗疾病的宝宝暂不能选用,对鸡蛋过敏的宝宝也禁止应用。肺炎是由多种细菌、病毒等微生物引起,单靠某种疫苗预防效果有限,一般健康的宝宝不主张选用。但体弱多病的宝宝,如患肾病综合症、淋巴瘤、心脏病、糖尿病、无脾综合症、鼻窦炎、中耳炎以及反复发作上呼吸道疾病的宝宝可以选择注射。
最后果娘提醒大家:注医院观察40分钟再离开,切不可着急走掉哦,好了,今天的分享就是这样喽。
老生常谈,每次分享完大家都会分享给大家一些东西看有无兴趣团购哈哈,今天是因为闺蜜问到了想团
据说是德国很出名的玻尿酸原液类似面膜吧,果娘也没有用过,据说便宜又好用,有没有感兴趣的小伙伴,可能60多块钱,有没有感兴趣的小伙伴呢,记得留言给我哦!
白淀疯白点疯